说说长篇小说《黑卡》中的几个女人 无墨 背叛与宽容,不管对谁,都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往往就在这一念之间,悲喜结局就已定下了,还别说,经营人生的时候还真需要有些商业头脑。在当下因为配偶不忠造成的离婚越来越多的情况下,《黑卡》这部长篇小说里的几对年轻夫妇故事,还真有不少借鉴意义。 秦无衣是个男同胞,但很擅长女性题材,描写女子心理活动极有天赋,他的包括《黑卡》在内的《洛杉矶三部曲》还不如说是《海外丽人三部曲》。他用细腻的笔墨勾勒了一副副形象生动的当代仕女图,比如《黑卡》中自尊要强的费宁,勤快可人的耿小袖,大大咧咧的方清凉,火辣刚烈的君慧,老谋深算的许笠云,天真无助的苏菲亚等等,相比下来,几个男主人公就显得苍白多了,客串似的,还都是愿意为女人折腰的那种。这部小说最早发表在《收获》上,故事情节紧凑,起伏多变,人物丰富,大商人,富婆,小店主,科学家,H1B,F2,L1,打工族,黑户,等等,美国社会的另类视角下的众生瓜葛纠缠,很对女性读者的胃口,特别对那些正在靠自身拼搏来解决生存问题的女人来说,如何权衡事业与家庭的轻重,处理家庭与友情之间得失,实在是考验人的胆识与智慧。 相比于旧社会,现在的女人还是幸运的。妇女能顶半边天,可以跟男人一样扬眉吐气的追求理想,去实现自身价值。只可叹她们还要为人妻,为人母,尽管他们一些才华毫不逊色于男人,可是一旦把家庭放在了第二位,就难免遭遇不幸。例如费宁,她放弃了舒适的生活和机会,远离家人子女,漂洋过海,艰苦求索,等待她的却是丈夫同性恋跟另外一个女人远走加拿大的噩耗。难怪有人说,女人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往往比男人多付出更多的艰辛。费宁不得已只好同意离婚,但是她宁缺毋滥,继续事业追求。她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她代表的一个顽强刚毅又不失传统美德的群体,自尊清高,宁可打廉价挣生活费也不愿意获取名不正言不顺的馈赠,很正面,也很辛苦,这是坚守尊严的代价,现在社会,像她这样的人已经凤毛麟角了,呵呵! 从底层打拼上来的耿小袖命运多舛,如果不是她长得像那个大老板的初恋情人,如果不是她貌美乖巧,耿小袖还不会时来运转,从一个中餐馆的服务生最后变成一个分公司的经理,而这一切的主动权始终攥在人家的手里,小袖也不是不明白其中深浅,但是她也知道不这么赌一把单靠丈夫墨雨读书出头不知猴年马月,她的不愿意随行只是不想戳穿对方的面子罢了,实际上更是对墨雨走科学家这条路的否定。小袖以为自己小心谨慎,就能做到既能达到愿望又能不失身,把自己看得太高明了。倒过来想,她的心底是不是也在暗自渴望一个契机,好变被动为主动呐?不过最后的结果,小袖离婚被老板太太许笠云抓住证据驱逐出境,和还没断奶的孩子骨肉分离,聪明反被聪明误,可悲又可叹。 费宁的同学方清凉貌似大嘴巴,内心雪亮。墨雨是费宁的初恋对象,初恋对男人来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的绝杀,方清凉非常明白,她有意无意的玩笑其实揭示着这俩人不敢面对的一切,也包括她自己深处的思绪。也许是她看透了爱情世界的不真实,才选择了首先在金钱上占有绝对的生存优势,不像别的女人为了爱情死去活来,再为维护这个爱情苦苦打拼,也许在她看来,没有经济基础的保护,爱情也脆弱的,哪怕是再嫁,她也把对方的实力放在必要的位置上。她不是想过爱情,但是爱情不眷顾她的时候,她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那一脸泪水又能有多少价值呐?现实就是现实,在当下商品社会,只有看重爱情的时候,才把爱情当奢侈品。 方清凉和费宁的老同学君慧的钱也不少,不过她一个做记者的收入有限,主要的财产还是得靠着丈夫支撑,得知在丈夫有了小三之后,她的所作所为更像是对失去占有后种种仇恨的发泄,不管丈夫给她多少承诺,房子票子甚至加拿大绿卡。她不像费宁签个字就完了,即使离婚了,不惜冒风险抓把柄甚至公布于众,最后鱼死网破,导致自己被暗杀。即便是正义之举,审时度势也很重要啊! 只有许笠云,这个从不在商场上露面却又自称是天生做生意的料的女人就滑头多了。她权衡了自己在家族里的势力后,自动放弃台湾的产业,带着孩子来到美国跟丈夫团聚。分居的日子里,别的男人会犯的错她的男人都犯了,可许笠云既没像耿小袖那样闹情绪离家出走,也没有像君慧那样疯狂报复最后遭来杀身之祸。她从小生活在利益争斗中,很早就看穿了这一切,人活着,究竟把握住什么才是主要的。当然,真被她发现了有了后患,她下手也是无情的。但是也仅仅是针对情敌,而不是自己的丈夫。逆境中,她依旧能端起酒杯,表示同舟共济,共进退共患难,甚至连最坏的打算,她都能承受:“大不了过平民生活罢了。”她输得起,钱是什么东西,只有有钱人才真正知道。 最后,墨雨和费宁为了照顾着孩子生活在了一起,而耿小袖还在孜孜不倦地扑腾着,她又办理移民去了加拿大,希望墨雨带着孩子去看她。啊哈!我不禁想,小袖在温哥华会不会遇到费宁的前夫,这两对儿会不会就这么拍案惊奇地互换了一下位置? 小说的最后一句是墨雨的内心独白:“其实很多生活的内容,都是重复的。”想是太多的人都被形式蒙蔽了视野,忽略了生活的本质,也许这才是这部小说想要表达的东西,真正意义的黑卡并不在身外,还是隐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了。 2012年1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