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考试 ![]() 1,儿子的烦恼 今天上午和老婆一起约见了儿子的公校老师。因为儿子相当苦恼,说他自己在学校里的社科项目(Social studies)做的不太好。儿子今年九岁,就读公校的小学四年级。 在老师的办公室里,我看到了孩子们做的一些题目,立刻感觉到这和中国的出题模式的差异性还是蛮大的!拿一个题目来举例:现在你是新布鲁斯维克(New Brunswick)省旅游局的,你如何自己动手做一个广告手册(brochure)来吸引游客? 题目下方,也会有一些提示和注意事项给孩子:比如不要忘记了在封面标识地点/时间/名称、也可以介绍有趣的景点给游客、在色彩上把手册做的更有吸引力等等.......。其他所有的知识和设计层面的东西,全部需要学生自己上图书馆或者通过互联网来调查研究。 我儿子在这方面的主动性做的不够,去图书馆和上网时候的,光顾着看游戏去了。当然做出来这么一个广告手册就会有难度了!经过我和老师的共同提醒,儿子觉得这个题目应该自己可以应付.......。 我记得我在大学里才做过类似的作业。因为我是平面设计专业,我是要学习版式设计。 冬令营和March Break营热烈报名中,越早报名优惠越多哦! ![]() 2,考驾照 这不由的又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考试: 考驾照。 很久以前(相信现在已经有所改变),我在中国考驾照,考的主要都是偏重技巧方面的东西:在一个封闭的教练场,考单边过井盖、六根桩倒车入库、起步停车、上坡下坡等等。 而我考加拿大的驾照,则比较偏重于驾驶的路权(Road right)和安全问题,无论是平行趴车,倒车入库、三点掉头、你慢一点没有关系,但是一定要注意到安全!安全到位了,通过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哪怕是高速路驾驶,你也可以选择在80迈的乡间高速考试,而不必一定要到120迈的城市高速上考试......。 ![]() 3,考试制度VS思维模式 不同的考试制度,造就了学习者不同的思维模式。相比之下,显然北美这边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要求会更高。这样孩子进入大学以后,就会显得更加的从容和得心应手一些。而在融入社会找到工作后,这些能力也会给他们带来自信和更大的帮助。 说到我这里,我又得回到我的工作层面上来:我们教孩子们画画。不能总是去强调孩子绘画的技巧,而忽略他们学习技巧的目的。 更何况技巧固然重要,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相信技巧层面的内容,会慢慢的逐步被AI一点点取代。 现在看来,不管是那个学科,如果说技巧是你的容颜与皮毛,那你的创造性、独立思考性和主动的学习及动手能力才是你无可替代的灵魂! 衷心希望我们的孩子们“内外兼修”、成为可以学贯中西、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此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图片版权归Artsky Leaning Centre Inc.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感谢您关注Artsky微信公众平台 分享与关注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或者长按以下二维码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