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华人 首页 仓库 插画、插图 查看内容

苏州病人:无中生有——记秋一《芭蕉己身》画册

2006-4-16 18:35| 发布者: 无墨| 查看: 5110| 评论: 0|原作者: 苏州病人

摘要: 秋一不入法门,却有佛缘,名寺僧友众,故而秋一之绘画题材中,释家居多,其儒道题材次第。涉世之道 见素抱朴。人生一世,乃草木一秋。春分三色,秋色平分。善者明智,秋一惟取其一。人无轮回,只一秋之缘,而画有千 ...

上善若水,然江南水域之河流,百转千回、丝丝缠绕江南之身心手足,却不留痕迹。它无异于具象的捆绑,被“五德”所束缚的江南士子,心神呈虚弱之象。世家的巷子为江南之腹地,宜淡然生息;听风雨、吟日月,不闻窗外事。日复一日,愁肠百结,惟斤斤计较于诗词文赋,丹青笔墨。顾影自怜且自鸣得意。

 

世界广博,行者无疆。然世人终究思者众,而行者少。程秋一,吴门人氏。字,禾一。号,心冬。秋一;取知秋一叶,他的收藏里有一枚“秋一”古印,此乃天缘。禾一;秋去火部为禾,去了的是火气,火乃画人之俗之燥,为画之大忌。心冬;顾名思义,取心仪冬心高士意。水之五德,亦有坚勇。姑苏画家秋一走出江南微地,只身抵京师,四年间;敝燕山之阴,汲豪都之阳,觉悟逝者如斯,自叹荒废岁月许久,经年坐井,始终一井之蛙。

 

秋一日课乃闭门造作,虽习得齐璜之趣,担当之诚、冬心之禅,尽惟妙惟肖,然不入化境。固,有执着之象,然执着象只得形而不得神。习而无研,无异画瓢。其彷徨左右,茶饭不思之际,偶得心法,不多时日,秋一画中线条已呈若即若离、精简、疏朗之象,笔断意连、有叹有吟。画面虽惜墨如金,然墨色有序、焦中有透,且具清、微、淡、远琴韵。不见山水而显山露水,至无中生有之界,情怀宽松,几近逸品。弃绝固有之“百僧”“千鸟”长卷之铁线笔力,藏经年巧工而呈拙趣;知舍而后取,舍,终有所得。

 

收到画家秋一新近出版的《中国画当代名家作品选》之《芭蕉己身》画册,正是流火七月,开卷展读,清古之气泛溢而出;画面清静、儒雅、洗练,有空虚、灵动意气。纵览卷册,不见轻浮、孤傲。构图结体不紧不松、不曲不折,略微暴露之台阁笔痕,却又无丝毫僵硬、固化习气。抱朴守拙,始露书卷气。师出名门,果不其然。

 

      观秋一《芭蕉己身》画册中,“渐修”“问道”“踏雪寻梅”“酒酣松作杖”“芭蕉己身”“舞青花”等画作,便可一窥其近期绘画之造型、意境、笔墨皆循序渐进。画中笔墨矫健、玲珑,画之立意高远、清古。空灵、清幽、恬静之简古画风日趋明显。所谓隐痕立形、备仪不俗。

 

秋一言:“画者终需从一而终,与画同生共亡耳。”法统始自拈花,传承则在心印。万物皆有佛性,见性成佛。秋一不入法门,却有佛缘,名寺僧友众,故而秋一之绘画题材中,释家居多,其儒道题材次第。涉世之道 见素抱朴。人生一世,乃草木一秋。春分三色,秋色平分。善者明智,秋一惟取其一。人无轮回,只一秋之缘,而画有千秋。

 

最新评论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