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华人 首页 专栏 聂怀宇 查看内容

聂怀宇:雨石印象--记无锡画家雨石

2013-4-10 21:20| 发布者: 无墨| 查看: 12796| 评论: 0|原作者: 聂怀宇

摘要: 雨石老师对世事也不太爱时评,思路和行为都是比较清爽的,让人觉得与他同行一段会很轻松。我便生涩地附会一下“雨石”两个字的意思,会不会是被雨淋过的石头的意思,经历了风雨磨砺,条理清楚,干净明白。

雨石印象


--记无锡画家雨石


作者:聂怀宇


    第一次听熊老师亦仁提起雨石,是听说车前子老师与程秋一老师在无锡与当地的雨石一块办一个画展,叫“雨一车”。然后看到一幅画展的合影,三个老师坐在“雨一车”的牌匾下。熊老师亦仁是一个好交友,广交友,也特别懂得欣赏朋友的好人,于是我便从熊老师的口中听到诸多对雨石老师的赞赏之语。文化人赞赏另一个同行,便是极尽美誉。

  有一次程老师秋一要去景德镇画瓷器,去之前和回来之后我们都碰巧聚在一块儿。秋一兄对画瓷器由不易而易之过程颇有感慨,听他的描述,景德镇之行便是一场与泥与火的较量,红方是诸画家老师与烧瓷艺人,蓝方是不可捉摸的泥土与飘摇不定的火焰,而红方的领队,便是来自无锡的雨石老师。我心想,能领队秋一与车老师的人物,相当不简单啊!大家也就兴致勃勃地等着分享他们劳动的成果,等待着那些将从景德镇凯旋归来的瓶瓶罐罐。

  时光飞驰如电,从听说到见面,一晃三个冬天过去了。我是在龙年的冬天见到雨石老师的,其时秋一的始等合作社时常围炉夜话,在工与艺的纠缠中,雨石来苏州了。雨石老师来我办公室的时候,正好闲睱,泡一壶茶,吹着空调,两三个人闲扯闲扯,很适宜的品茶时光。雨石老师说:“江南给人的感觉就是小山小水,我就画些小画,清爽些。”然后读雨石老师带来的小画,尺寸不大,要画的都画了,每幅还都留有很多空间,确实清清爽爽的。雨石老师的画给我的印象是一种干净,用干净的笔墨把事物描绘一遍,该合符的规矩自然尽力去画,但也不刻意,仿佛画中的小散文,写完了,也就不再多加了。我想象中雨石老师画完画或许总会有这么一个场景:拿着笔看画,想哪儿再加一笔,看个半天,想不出所以然,干脆把笔一搁,结束!看小画可能是轻松地看,画上有人有山有芭蕉树,也有林子,然后看看题跋什么,字太小,一个字一个字认个半清不楚,总的是一种干净清爽的意思。看小画也可以不那么轻松的看,山虽小,却有远近,一座座却是不同的皴法巧妙结合;山虽密,却有阴阳,不是简单的太阳晒到还是没晒到,是用软毛笔写书法一样凝神提气写出来的线条墨点,墨点恰到好处,自然是太阳晒到还是没晒到的样子,不然,一堆墨涂涂。看山还要看树,那些树是不是疏可走马,密不透风,长得茂,是生命旺盛,长得稀疏,是寒林平远。看飞鸟孤帆是花鸟意趣的讲究,看人物形态是精气神韵的领悟。纠结这些,那就慢慢去读去品,我写不出来,雨石老师的画上确实有……雨石老师的画,倒没有那么萧瑟,一种清静淡雅的样子,有着追求倪云林笔意那种干净的意思。

  雨石老师对世事也不太爱时评,思路和行为都是比较清爽的,让人觉得与他同行一段会很轻松。我便生涩地附会一下“雨石”两个字的意思,会不会是被雨淋过的石头的意思,经历了风雨磨砺,条理清楚,干净明白。

最新评论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