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保罗客户技术服务即将结束的前一天,客户的一位华人工程师找到我们,说他圣保罗有位长辈亲戚知道有中国人在这里搞技术服务,说过两次想见见你们,想请你们吃餐饭,前些天见你们工作和活动安排紧凑,就没有提。你们技术服务即要完成了,所以就提了出来。当我们表示愿意见见他的亲戚时,他很高兴,略以商量,时间就定在明天下午下班后的四点去他亲戚家。 这位老华人姓姜,年纪约有六十七、八岁,他和他的老伴非常热情迎接我们到来。这是一个三层楼的别墅性单独住宅,一楼客厅约有三十多平方,靠墙设着长长红木椅,椅前摆着一个红木中式长桌和六个配套红木中式椅;对面墙上挂着三四条幅画,或山水或花卉;紧靠条幅里面是两个中式储柜,一个里面装的各类精美工艺品,其中有几个瓷瓶、瓷盘,另一个是酒柜,罗列有十余瓶中外名酒------ 我们送给主人两把檀香扇和一本中国风光画册,姜先生便翻着画册、便对我们说:“我从十几岁离开中国大陆再也没有回去过,今天看到你们、看到这个画册,就等于我回到中国大陆一次。”接着,他便谈起他来到巴西的往事—— 姜老先生原籍是山东胶东的乡村,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于干旱和军阀横行,他父亲带着仅十多岁的兄弟俩离别老家乘船南下逃亡,先后在福建、广东两地打些零工约有三年多,后见这里军阀也是到处抓人当兵,听到一个广东人说他在马来西亚有熟人可以投奔,就跟着他一起到了马来西亚,先后又在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几处打零工、卖苦力、睡码头,仍过着朝不保夕生活,在六七年奔波中,父亲又渐渐患上疾病。当父亲从朋友得知南美巴西那个地方谋生机会较好,就劝两个儿子去巴西。他们见父亲病情一时难好,就拒绝去巴西想继续照看父亲。父亲就骗两个儿子说,你们俩去巴西,等我身体略好些就回山东老家,并拿出积蓄给两个儿子买了去巴西的低档船票,他俩经过四十余日的漂泊,来到巴西圣保罗落脚。 “我的创业就是在街道从送煤球做起,”姜老先生道,“我每天早上天不亮就拉着一板车煤球,过街穿巷,一直很晚才收工。凡是厨房在楼上的,我都帮助把煤球搬上去垒好;一时没有钱的,可以赊账;凡提前预订的,给予适当优惠------”两年下来,姜先生在一大片街区获得供应煤球的信任,他便添置动力车和雇了写辅助帮工;以后再扩大供应炉灶、厨房用具和设施等多种经营。尽管他已经有了多家铺面、几十员工中型企业老板,但他仍保持自己本色,常穿着工作服亲自到一些住户送煤球或维修厨房用品,每天劳作也常常是十多个小时。他说:“原打算到六十岁以后就不干了,回山东老家走走。而现在生意做大了,又怕别人管理搞不好,就一直没有安排回国。以前想回去是因为没有钱,而现在是有了不少钱,却恋着工作不能回去呀!” 晚餐很丰盛,还打开了一高瓶装巴西的名酒。姜先生的老伴说老先生已经很少饮酒了,这是看到家乡人心里高兴哇!老先生不停问着中国近几十的变化和山东的经济建设,美酒助谈,边吃边聊,这餐酒饭差不多用了近两个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