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聚首,又是一年丰收好时光。 10月26日上午,以“创业创新闯天下、合心合力强浙江”为主题的第二届世界浙商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海内外浙商代表汇聚一堂,共话桑梓之情,共谋发展大计,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全省各地,邀请党政、浙商、学术、媒体等多界别、高层次嘉宾代表共2000多名参加了这次盛会。 开幕式上举行了优秀浙商颁奖典礼,与会领导和著名浙商代表为获得功勋浙商奖、杰出浙商奖、创业创新奖、浙商新星奖的73名浙商颁奖。 本届浙商还大会期间还举行了世界淅商大会论坛、十万浙商进百区、浙商创业创新大赛总决赛、世界青年浙商圆桌会议等活动,为海内外浙商、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搭建起增进友谊、共商发展的高层对话平台等活动。 (一)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没有任何政策背景的浙商群体抓住机遇,创业创新走天下,成长为中国第一大商人群体。750多万海外、省外浙商投资总额已经超过浙江的GDP总值,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浙江。 两年过去了,浙商回归项目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广大浙商加快全球化步伐,不但“走出去”,而且产业层次正在“走上去”。 浙江省经合办副主任林骏介绍,截至目前,全省浙商回归引进项目2552个,到位资金近2600亿元。在浙商大会的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浙商创业创新项目签约仪式,当场签约43个项目,其中不乏菜鸟网络、云计算、大数据、工业机器人等令人眼前一亮的回归项目。 上海市浙江商会成立了“回乡投资委员会”,提出实施“在沪浙商回归发展五年千亿投资计划”,今年计划投资200亿元以上; 河北省浙江企业联合会拟联合华北、东北地区的十家浙江商会,在杭州投资建设一个商贸、旅游、服务业城市生活综合体,总投资500亿元,目前正在与杭州市洽谈中; 山东省浙江商会组织现代联合集团、中国南龙集团、华纳集团等60多家在鲁浙商企业召开回归发展座谈会。会后,部分在鲁浙商与杭州、台州等市的有关县(市、区)就总部迁杭、光电项目、生物科技项目达成了合作协议或意向。 郑州市宁波商会会长、河南甬商家具产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焕苗筹措7亿元资金、携带宁海家具总部大楼项目回到家乡,他说:“家乡给了很多扶持,包括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都是实在的东西。” 浙商回归,归来的是创业创新的“富矿”,其中,总部经济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科技人才项目等到位资金占比70%。浙江省科技厅统计,去年浙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近10个百分点;全年专利申请总量、授权量,分别增长40%以上,居全国第二位,这些数据表明浙江经济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也为浙商、浙江经济的下一步发展,拓展了更多空间。 浙商回归不仅带来了投资额的增加,更以“实、大、高、新”类的重大项目的投入带动了浙江经济的转型升级。 2013全球浙商高端论坛上,浙大管院副院长陈凌一语道出了浙商保持先进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其发展壮大的路径中,主要瞄准全球市场的创新、全球市场科技研发的创新,而这正是优秀的浙商所应具备的重要素质。” 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高乙梁表示,接下来,浙江将按照聚集区功能定位和发展导向,沿海地区的聚集区每年力争引进1-2个总投资50亿元以上大项目,内陆地区则每年力争引进2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在聚集区内,还将推进新一轮行政审批改革,将逐步做到“办事不出门,审批不出区”,优化管理服务。 (二) 从偏僻的地方市场走向全国市场,从国内市场跨入国际市场,习惯了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的浙江民企,已经察觉到了新动向。从生产制造、贸易到互联网领域,企业在积极投身变革。本届浙商还大会举行了世界淅商大会论坛、十万浙商进百区、浙商创业创新大赛总决赛、世界青年浙商圆桌会议等活动,为海内外浙商、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搭建起增进友谊、共商发展的高层对话平台。 浙商创业创新大赛总决赛上,十强选手与杰出浙商和知名投资人交流创新、切磋创业。据了解,大赛从今年3月开始全面征集项目并正式启动,共吸引了来自新能源、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新材料、医药级生物技术、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各个创新创业热门领域行业上千个优质项目报名,最后有两个项目当场签署了投资协议。 “我要感谢参赛选手为年轻人做出榜样,促进社会进步。”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作为“杰出浙商导师团”总导师在现场建议创业者,在创业中要有理想和目标;有接受失败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不要眼高手低;坚持不断开拓进取。“现在不创新创不了业。”宗庆后分享说,自己靠娃哈哈营养液赚取第一桶金的时候靠的就是路走偏锋,“虽然当时创业条件差,但我们技术含量很高,而且儿童饮料市场是空白。” “互联网不仅仅是技术,带来的还有变革,”阿里巴巴集团执行主席马云说,“以前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现在有了技术革命,是自下而上的良性改革。” (三) 过去二十年,浙商从浙江走向全国,再由国内遍布海外,都得益于浙商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在本次大会的浙商文化论坛上,浙商用自己的真实经历畅谈了感想。 被称为柳市五金电器市场“八大王”之一的温州商人胡金林说:“从小我的任务就是怎么养活自己。我的内心有创业的冲动,我也愿意为了创业冒险和付出。到了现在,我自豪的是,我的手机用的还是第一代老手机,我的遗憾是,没有很好的学会英语。” 广东省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程慧秋说:“温州人创业很艰辛,也很敢拼搏,在外温商互相帮忙,时时让我感到这种精神的可贵。”她认为,这种精神才是真正的温商文化、温商精髓。 “在我的理解里,‘雁荡山’是贴合浙商精神的标志物。”40后浙商代表、浙江能福董事长李能福认为,刚强,包容,既有经济硬实力,又有文化软实力是浙商群体文化的代名词。 千岛湖啤酒董事长郑晓峰及浙商创投董事长陈越孟认为“钱江潮”最能代表浙商精神:“敢为人先,勇立潮头,所向披靡。”这两位同为60后的浙商代表表示,敢闯敢当、不断创新、抱团互助是浙商区别于其他商人团体的一个重要精神。 文化传统是浙商能够成长壮大的根基,同样,文化力量也是浙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最后,浙商们表示:“如果我们能进一步挖掘、提炼和升华浙商文化,促进浙商文化内涵的有机更新,必然能够提升全球浙商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在开幕式上深情地说,浙江是浙商永远的家,这里有大家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有大家的儿时记忆、成长印迹,还有大家的酸甜苦辣、百味人生,希望广大浙商回归浙江,努力谱写“创业创新闯天下、合心合力强浙江”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