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京生】来到胡昌民先生的雕刻工作室,一进院门,首先见到的是院子里摆放的一堆顽石;进到室内,是一台台切割、打磨机;再往里,是他创造的一尊尊精美的石雕、牙雕艺术品。想象着那些粗劣的顽石是如何通过一双手变成眼前这些优美的艺术品的,不禁使人对艺术家的劳动油然而敬。胡昌民先生不愿自己这身绝技失传,后继有人是他最大的心愿。“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如果社会能够支持他尽早进行新人的培养,艺术的传承,那将了却他的一番心愿,那也将是雕刻艺术界之大幸。
受访人姓名:胡昌民Charles 来加年份:1988年 移民前职业:牙雕艺术 目前从事职业:石雕艺术 入行时间:1973年
一、历史因缘,由牙雕改为石雕
任京生:看到您的这些玉雕和牙雕作品,真的是很精美。您从事雕刻艺术已经很多年了吧? 胡昌民:我最早是在上海工艺美校学的象牙雕刻专业。毕业后在上海玉石雕刻公司象牙雕刻部门工作,后来任技术总监、主任,管理170多雕刻师的设计和生产。从1973年开始雕刻生涯,到现在已经快40年了。
任京生:那可是老资格了,您来加拿大是哪一年? 胡昌民:1988年以学生身份来加拿大UBC读书,学习西方造型艺术。当时鼓励并推荐我来学习的是杨士惠、钱君匋两位恩师,他们是中国著名工艺美术家,杨士惠老师当时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付理事长、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钱君匋老师也是著名书法、篆刻家,和艺术教育教授。
任京生:毕业以后做什么工作?
胡昌民:我原在中国做了12年象牙雕刻,来加拿大本想继续从事象牙雕刻,但89年全世界禁止象牙产业,我就没了方向。为了找工作,一个朋友建议我做假牙,试了两天工,老板说,别人一天的工作你半天就搞定了,你的造型能力很强,要签订长期合同,要帮我申请做假牙的技术移民。后来我发现做假牙和艺术不同。我在上海工艺美校学了那么久,老师们都对我抱有很大的期望,做假牙不是我的理想。后来这里的BC省雕塑家学会主席建议我做玉石雕刻,玉在加拿大取之不尽,于是我最后决定改入玉石雕刻造型艺术这一全新领域,用加拿大BC玉石(BC Jade)做加拿大体裁的艺术雕刻。
任京生:原来所学的技术一下子全废了,是不是觉得有些失落? 胡昌民:我理解和赞同世界组织为保护稀有野生大象,禁止杀象取牙的那个公约决定。但好在加拿大还有一些挖掘出来的古象牙(Mammoth Ivory),以前印第安人仅用古象牙来做手镯,而我可以用之来表现立体造型的牙雕艺术形式,把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象牙雕刻介绍到加拿大,并发展中西合璧的古象牙雕刻艺术。
任京生:但古象牙毕竟数量有限呀。 胡昌民:所以我就转身用加拿大碧玉来雕刻加拿大野生动物作为事业主攻目标。我进入一家西人雕刻公司,从基础工作做起,从切料,到技术总监,负责设计制作、质量检查、培训等。最后做到生产经理,可以自由决定创作题材,属于公司里高职薪的人了。
二、创办玉雕工作室,以玉材讴歌野生动物
任京生:在西人公司福利、待遇都不错,为什么想到自己开业? 胡昌民:在西人公司工作十年里,我得到了全面的训练。我是按照中国传统的学艺方式,先“矮化”自己,虚心地向几位加拿大最著名的艺术大师学习,并根据协议把我创作的全部作品归于他们名下。这样即使工资待遇不错,在单位很受人尊重,但我还是想发挥自我创造力,有自己自由的创作空间,于是2000年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雕刻碧玉和古象牙,自产自销。
任京生:怎样注册艺术工作室?政府对这一行业有没有管理规范? 胡昌民:很简单,和注册小型有限公司一样。政府对这一行业基本上任其自由发展,自生自灭。
任京生:自己干,比给他人打工压力要大吧? 胡昌民:我是2000年7月注册公司,2001年911事件对艺术行业冲击也很大。做一件玉雕要十几个工序,没有场地、机器,还有市场问题,很多人到了这个坎就走不下去了。我一开始的时候也很困难,当时缺少资金,缺少人脉,也缺乏政府扶持。我是骑牛找马,这笔业务养下笔业务,这是中国早期新移民的经营方式。好在艺术家对商业性比较看得开,比较注重是否被社会认同和接受。我在中国时从事艺术管理,在加拿大也做过公司高管,现在是自产自销,很有挑战性,一直在探索、改进经营方式,一开始尽管困难很大,但其乐无穷。
任京生:万事开头难,这很能理解。您现在是走出来了。这些年您已完成多少作品? 胡昌民:从入行到现在已有成千上万件作品销往世界各地。我现在的每件作品都有签名、证书。现有加拿大十几家艺术馆,和许多画廊、收藏家、知名大酒店收藏我的作品。主要客户都是西人。我的作品已被认定为代表加国的雕刻艺术,被日本、法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一流艺术馆列为收藏珍品。一些作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美国的电影公司拍成影片,还有作品被印制成加拿大邮票。
三、深沉的玉雕中蕴含着丰富的寓意
任京生:我看您的雕刻绝大部分是动物,是什么动机使您决定以动物为创作主题的? 胡昌民:来到加拿大,置身在这辽阔美丽的国家,人与自然更贴近,自然视野更扩大。当我深入体验了加拿大生活和融入了主流社会文化之后,我看到加拿大人普遍地热爱大自然,他们生活在和平宁静的自然环境中,造就了这个民族与众不同的精神品质。我作为一名造型雕刻家,源于生活的真切感受,使我油然产生了创作热情和表现欲望。我选择了加拿大土产碧玉和玛姆古象牙来雕刻加拿大野生动物。加拿大碧玉冰清玉洁,温润、沉稳,质地坚硬、细密,可雕性很好。玛姆古象牙材质坚韧、细腻,光洁润泽,适合精雕细刻。我把雕刻作为一个平台,原汁原味地好像在表现具体可视的动物艺术形态,但深层次的在隐喻和颂扬加拿大人的精神本质,以及表现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理念和思维。
任京生:看起来您的作品还很有内涵,那不是一件很有趣的工作吗? 胡昌民:在创作过程中,从野生动物表现中,我似乎看到了这多元民族组成的加拿大人所独有的内涵,我对此起初的认知是朦胧、模糊的,经过不断地探索、提炼,逐步清晰。由于这一创作课题富有挑战性,想象空间很大,这里可以渗入我对生活、人文等等的认识,隐喻特定的理念、思维,植入拟人化的元素,以形象的野生动物的艺术形态去展现一种精神和本质,使人在欣赏作品同时,获得审美享受,获得艺术感染,和无限的联想。
任京生:我看您的作品大部分是熊和鹰,这是加拿大人最喜欢的动物吧? 胡昌民:加拿大人喜爱野生动物,诸如魁熊、北极熊、白头鹰、海洋动物等,并视之为本土的标志性动物。熊在大自然中是兽中之王,鹰在天上是飞禽之首,鲸鱼是大海鱼中霸主。这些生活在北美洲天地间的生命精灵。它们一方面显示了野性和力量,但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自然的美好的一面。比如熊,人们似乎都喜欢熊,它们面带微笑,沉着稳健,尤其在攀爬奔走嬉戏玩耍时的模样,仿佛它们就是大地之主。人们可以从其身上看到原始的自信、纯朴、憨厚和幽默,也可以领略到野性无敌,和与生俱来的爆发力。这些都充分展现了原始自然状态的特性和美感。
任京生:经您这一说还真是对动物刮目相看了。 胡昌民:人们有时甚至将动物看作是人类勇敢、力量的一面。比如鹰,在加拿大高山峡谷、原始森林,或广阔的海域,鹰的雄健身姿随处可见,它们展翅飞翔的姿态,或是停在高端俯视群山,那种原始的凶猛、强悍、自信、孤傲,特别是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中透示出的目光远大、王者气概,无不令人叹服。它们所体现的无敌、无畏的勇敢精神无不给人有正面联想和激励。让人看了很怡然,给人一种健康向上的气息。人们也都喜欢海鲸和海豚,它们天生和善的笑貌,自由自在地游弋在浩瀚的大海,好像它们生来就是那么和平安祥,无忧无虑。游泳时的优美姿态,神乎其技,仿佛坐拥整个海洋。人类认为它们聪明、友善、温驯有爱心,有时甚至将它们看作是人类至善的一面。
任京生:这一切都给你提供了创作的遐想是吧? 胡昌民:多年来,我一直在创作中追求和捕捉这些野生动物中与加拿大人之间的一些相似和共通的精神和本质,不断地发掘和探索,使我对大自然,对加拿大人,对这美丽的国家,相互间内在的联系链,产生了更多的认识和情感。加拿大认为什么这样喜爱动物?这是一种文明社会对自然的回归心态和倾向。我在雕刻时特意将动物“拟人化”。例如表现熊的憨厚、沉稳、友爱,熊走路时样子很悠闲,但又很有力量感。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感到世界就是它们的。我在创作中就把这种意念融入到我的作品中去,使人在欣赏这些野生动物雕刻时,受到感染和激励。
任京生:不知这样问好不好,您一辈子整天面对这些石头,有没有觉得枯燥的时候? 胡昌民:有很多友人来到我的雕刻工作室,看到我几十年如一日,天天面对那些原无生命的碧玉和古象牙,想呀,雕呀,他们好奇地问我,是否会久而久之感到枯燥乏味?但他们殊不知,当一位艺术家找到了艺术发挥的宽大空间,当可以尽情地运用艺术知识、技巧,把原无生命的顽石经艺术劳动变成了赋予永恒生命的雕刻艺术形态,不仅尽情地表达了雕刻家的心声,而且作为有精神和物质双重价值的艺术品,留给了这个世界,为加拿大艺术领域做出我的一份奉献,这其中的意义不凡,并其乐无穷。
四、地方特色艺术 亟盼后继有人
任京生:在加拿大干您这个行业的人多吗? 胡昌民:不多,尤其是华人不多。加拿大艺术领域很年轻,但这些年旅游业日增,购买艺术品的人多了,因此这一行业有很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但小规模经营仍期待政府扶持,应扩大办校、培训这方面的艺术人才,延续我们现开拓的艺术形式,理由是:加碧和玛姆古象是本地土产的原材料;熊和鹰是北美洲具象征性意义的野生动物,所以这一艺术形式非常富有加拿大地方特色。全世界都知道加拿大出玉石,是最大的玉石出口国,加拿大遍地都是宝。但我看了加拿大自己的大型博物馆,却较少这方面的馆藏。一般人不看展览也不知道加拿大还有这么好的艺术。
任京生:您是不是很希望您的艺术能传承下去? 胡昌民:是的,我已过壮年,希望后继有人,今后有人传承,要有接班人。我希望有个专门学校,训练青年雕刻家,不要到我们这里就停止了。但我全身心都在雕刻,很少社交,而且训练新人是个长期艰巨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和促进,个人能力有限,很难办到。所以我希望媒体宣传,得到政府扶持,社会推动。
任京生:我看石雕是一个很繁重的体力工作,会有这方面的人愿意接班吗? 胡昌民:我觉得新移民不仅要在这里安家乐业,做合法公民;而且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在某个领域有所开拓,对这个国家、社会有所奉献。每个人的能力都有限,有这份心,会驱使你发挥能动性,在某个方面有所作为,回馈社会。做一名艺术家,可以通过劳动树立中国人形象,表现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我相信,在我们新移民或移民第二代,都会有不少有志成为雕刻艺术家的新人,只要付诸努力,不断追求,必定会人才辈出,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艺术发展中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