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华人 首页 独家 余杭专线 查看内容

【杭州】浙商力量 锐不可挡

2011-10-28 13:34| 发布者: 无墨| 查看: 5585| 评论: 0|原作者: 环球华报|来自: 环球华报

摘要: 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真情感召下,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1500多名全国各地的浙商代表齐聚西子湖畔,共谋浙江发展。一场浙江历史上规格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首届世界浙商大会终于在一片鲜花和掌声中拉开 ...
       十月杭州,丹桂飘香。
       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真情感召下,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1500多名全国各地的浙商代表齐聚西子湖畔,共谋浙江发展。一场浙江历史上规格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首届世界浙商大会终于在一片鲜花和掌声中拉开了帷幕。
       这是一个充分体现了浙商硬功夫和软实力的大平台,而今站在这个平台上,面对这个当今中国人气最旺的财富群体,人们不禁要问,为啥人均资源全国倒数第三的浙江,人均GDP多年能稳居全国第一?就这样的环境条件,浙商居然了成为全国人数最多、比例最高、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投资者和经营者群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这一切,似乎都能从首届世界浙商大会寻找到答案。

      浙商人低调务实

      有句话叫“闷声发大财”,这话用在浙商身上真是最恰当不过。
      绝大多数浙商人都十分低调,他们不喜欢见记者,也普遍不擅长表达,也不创造新概念和新名词,年销售几亿几十亿的大公司,老板没有一篇个人专访,这在浙商中毫不稀奇。
      在“对话世界500强论坛”上,加拿大利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陈建春说:“财富排名这个东西就这么回事,不是你进了排名就等于说明实力强,真正的实力是要靠时间来说话的。”他表示自己来参加500强论坛,仅仅是想听听500强的管理者介绍一下经营经验,好好学习人家的长处。
像陈建春这样的浙商非常有代表性,一些海内外浙商对记者说,参加大会就两件事,建立更多渠道和商务关系网,看看有没啥合适的机会可以尝试,商人与演员等职业不同,不需要广泛的公众知名度,最关键的是自己经营的产品有名,媒体上就别提自己了。
       浙商之间也讲榜样,比如华立集团老板汪力成,他在被美国《财富》提名之前并没有全国的知名度,其实华立是连续多年名列中国电气工业百强之首,而汪力成本人是包括北大在内的全国五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口才一流,可是,汪力成并不到处留言,只埋头做企业。一位浙商对记者说:“我觉得他这一点就做的很好,很务实,值得我们学习。”
      现年66岁的娃哈哈掌门人、由农场农工起家的宗庆后现在是浙商大哥大,可他勤俭务实的品质仍旧没有丢弃,这位坐拥数百亿资产、被2010年胡润排行榜列为中国内地首富大大老板,不搞身份消费,生活一直很简单,至今抽着12元一包的民工烟,可他资助教育和各类社会公益事业就有几亿元,以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来中国向他“劝捐”,认为他可以成为中国“首善”,但是宗庆后婉拒了慈善晚宴的邀请,他称不在乎这样的名头认为,做大、做强企业,持续地为社会创造财富才是最大的慈善。
       宗庆后对记者表示:“开始创业是为了温饱,等到财富多了以后回馈社会了,就是在体现人生价值,就能赢得社会对企业和个人的尊重。

浙江各级政府高调真诚

       草根浙商辛苦创业,自强不息,终于开创了一个令全球瞩目的商业奇迹,这一切,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说到政府,阿里巴巴的老总马云最有体会,他说:“因为浙江省政府对我太好了,我只要埋头干自己的企业就行了。也是因为政府对我太好了,我到了别的地方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马云所言非虚,就在首届浙商大会现场,记者发现整个浙江政府不管从省里到市里,还是从市里到县里,他们对待任何一个来宾都热情真诚,并且注重实效,主动给企业搭台,积极建言献策,其亲商、爱商之心溢于言表。
      在浙江旅游项目推介会上,现场签约旅游项目40个,总投资达792.56亿元。这次推介会是浙江省旅游发展史上推出项目最多、签约数额最大、出席企业实力最强的一次。为了更好地支持旅游项目建设,浙江省旅游局还与浙江省建行签订关于金融机构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框架协议。据悉,“十二五”期间,建行对浙江旅游产业的授信额度将不少于300亿元人民币,融资总额将不低于500亿元。
      在浙台企业家合作峰上,80余位两岸(浙台)企业家达成了一系列成果,形成并通过了浙台企业家合作峰会六点共同建议,签订两地工商界深化交流与合作备忘录。同时,宣布经浙江省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提出的支持和服务台资企业转型升级与发展的若干措施,并且成立了台湾浙商联谊会。
       在全国浙商营销网络对接洽谈会暨五金机电建材行业联盟成立大会”上,现场签订购销合作协议15项,签约金额20.31亿元,有效链接了浙江省外产品营销中心与省内生产企业。
       在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专题推介会上,金盾实业集团董事长陈颖力表示出对开发舟山海洋旅游产品的极大兴趣,宁波商邦股权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方义表示自己已经开始动手干起来了。
       舟山市招商局负责人说:“这么多海内外浙商共聚一堂,我们在寻找他们,他们也在寻找好项目,多亏了浙商大会这个平台!”
       在2011年“全球创业与转型升级”论坛,还邀请了美国、加拿大等海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给大家介绍当下的经济形势和应对对策。
       在“浙商对话世界500强活动”上,一些成功的浙商和500强企业亚太区达标敞开心扉,畅谈彼此打交道的经验和体会。
       首届浙商大会还启动了《世界浙商网》,这是浙商大会组委会专门为全球优秀浙商群体度身打造、政府与浙商互动交流的门户网站平台。同时,大会并发行了一套名叫《天下浙商》丛书,该丛书既有对新中国成立前100余位近现代浙商创业经历经验、社会贡献和人生故事的讲述,又有对浙商群体特点的理论阐述,更立足新世纪以来省内创业发展的浙商典型,以丰富生动的事实资料对他们进行了人物传记式的描述。
       最感人的还是“光彩事业丽水行”活动,浙江省政府为了带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支持帮扶少数民族地区的低收入群众,筹集了1586多万元资金,与丽水地区74个乡镇、107个行政村结对开展光彩事业活动,目前已经落实了109个投资项目。
      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在省人民大会堂接受境内外媒体的联合采访时说:“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浙商发展,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关心浙商成长、推动浙商事业。今年举办首届世界浙商大会,希望通过大会进一步凝聚全体浙商的智慧和力量,为我省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献计献策、共谋发展。也借此机会请在外浙商回来感受一下这些年家乡的发展和变化。也同时希望通过这次大会为浙商发展搭建一个更好更大的平台,进一步整合浙商力量,推动‘浙江经济’和‘浙江人经济’双向互动、合作共赢” 。
       正是在这样的政府感召下,浙江涌现出了一个个奇迹的市场:海宁不产皮革,却有全国最大的皮革市场;桐乡不出羊毛,却有全国最大的羊毛衫市场;余姚不产塑料,却有全国最大的塑料市场等等,这离不开浙商人自己勤奋务实、捕捉市场的敬业精神,也离不开浙商人、思变进取的开放精神,但是其背后更是有这样一个恪守承诺的政府在支持,正是这样的宝贵的支持,浙商人更加信心百倍的去创业和创新,推动和促进了浙江乃至国内外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繁荣兴旺,取得了令世界注目的辉煌成就。

     政府与商人握手,拧成一股强劲的力量

      倍受期待的“浙商大会论坛”终于在省人民大会堂开始上演了,名叫《浙商的力量》。
      这是一个灯光绚烂的舞台,不管是背景还是道具摆设,都真实的证明着这是一个舞台,而演员就是浙商自己和工作在第一线的官员,在舒缓激昂的世界浙商大会会歌——《四海同乡亲》中,他们佩戴着会徽,亲身讲述着自己的故事,现场直播,毫无删节编撰,更加真实地体现了浙商人的实的个性和政府的真诚实在。
       第一个上台的叫章华妹,1980年12月,这位19岁的温州姑娘领到了全国第一份工商营业执照,在问及为啥要创业的时候,她的回答:“为了谋生,为了能被看得起。”随后的宗庆后平静地说:“那是之前没有机会创业,改革开放后有机会了,所以42岁才创业。”被主持人问及为何不让子女代劳创业时,他坦言在农村呆了15年,当年根本讨不到老婆。坦荡的回答包含辛酸,也凸显了老一代浙商的朴实情怀。
       万事利集团董事局主席沈爱琴的创业之路虽然走得很艰辛,但她放言要把浙江丝绸做强做大,被问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的情况下,要持续发展难不难呢?沈爱琴的回答令人忍俊不禁:“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不难是因为丝绸是中国的魂,几千年前丝绸甚至是可以当货币(使用)的;难,是因为现在国外的设备高出了我们中国很多。”她的女儿屠洪燕作为年轻一代浙商代表也上台发言,就主持人提问如何传承的问题表示,她表示老一代浙商企业家身上的“四千”精神是传统,年轻一代的浙商则更需要有国际化视野,才有优势去创新。
       旅居法属圭亚那的郭胜华自爆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因为生活艰辛,他21岁时出国闯荡天下,对乡亲们作出了承诺,到国外挣10万块钱回来当村长,带领大家一起致富,这种义利并举的行为感动着在场每一个人。
       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是本次全球浙商大会论坛组织者之一,在舞台上就是官方的代表。他在回答微博网友“救不救温州、浙商是不是风光不再、浙商回归何处落脚”等问题时妙语连珠,一时间爆红网络,他在舞台的回答被单独做成视频光为传播,粉丝铺天盖地而来,立即成为最红的网络官员,网友皆称郑宇民不官话,不套话,实在是令人折服。
       在郑宇民的现场访谈中,还有一个非常真实感人的例子,就是关于邱继宝的。1982年,邱继宝用当鞋匠挣来的积蓄以及贷款300元,办起了一个电器仪表厂,四年后决定转产缝纫机,目前飞跃缝纫机是中国最大的缝纫机生产和出口基地。邱继宝从三年前金融风暴冲击下的“痛不欲生”到“浴火重生”,从逃避会议只在桌子上只有个标签,到今年的浙商大会“铁树已开花,继宝要说话”登台现身交流经验,一再表示感谢省政府,他觉得省政府给他的16个字“解决当前、立足未来、标本兼治、转型升级”比给他16个亿还重要。
       赵洪祝书记去看望邱继宝,说你在成就辉煌的时候是国宝,在战胜困难的时候仍然是国宝。郑宇民说“这一句话不只是对邱继宝说,也是对浙江广大民营企业说的。”台下的浙商深受鼓舞,报之热烈的掌声。
      郑宇民曾经坦言“为浙商服务是我一生的荣幸。”如此表白,让在座的浙商们大为感动。
      这是一个舞台,但是又不是一个简单的舞台,它是一个缩影,展现了海内外千万名浙商们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展现了他们富不忘本、报效桑梓的深情厚谊,展现了他们不怕挫折、应变思变的大智慧,展现了政府爱民、民信政府的上下一致、团结一心的共赢共发展的真实画面。
       浙商,将会走得更高更远。(来源:环球华网2011年10月28日)

最新评论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