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春来早,细雨挟风雷。从北国雪域到南海之滨,三军演兵场龙腾虎跃,实弹、实投、实爆训练正在展开。记者调查发现,高强度的“三实”训练,对官兵的生理机能、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如何科学组训,确保大家身心健康,已成为部队官兵十分关注的话题。
驱散心理的阴霾 崇左军分区某边防团战士小王生性胆小,每次实弹射击前,他都焦灼不安,彻夜难眠。 官兵在进行实弹射击、手榴弹投掷和实爆作业过程中,由于心理压力大,容易出现恐惧、焦虑和疲惫等以心理失衡和精神异常为特征的心理应激反应。这是由“三实”作业的特殊性造成的,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但是,如果不能适时对官兵进行心理辅导,就有可能给官兵心理蒙上阴影,使其产生畏训、厌训情绪,降低训练效果。 官兵出现心理应激反应后,不要负担过重,要学会利用想象调节法、环境调节法、转移刺激法等多种方法来消除恐惧心理,调节心理平衡。针对官兵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各个单位要适时进行心理知识教育,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官兵早日走出心理的阴霾。 一是逐步适应枪声、炮声、爆炸声。不少新战士反映,射击和实爆演练时,密集尖厉的枪声和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最容易使他们感到紧张,精力难以集中。对此,在“三实”训练刚开始时,可以让新战士在外耳道里塞上棉花等物,以降低枪声的刺激强度。新战士进行几次实弹实爆实投体验后,心理适应能力就会逐渐增强,再让其摘除棉花或耳塞,体验真实场景,提高实弹射击水平。同时,可充分运用现代模拟技术手段,营造现代战争中的声、光、电等氛围,使官兵在模拟训练中,感受现代战场环境,加强心理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二是帮助排除射击故障。在射击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卡弹、子弹底火失效等射击故障,这也会造成战士心理紧张耳外伤。在平时训练时,要教会他们识别和排除射击故障的方法,使他们在实弹射击中碰到类似情况能够自行处理,不至于因为无所适从导致心理慌乱。出现射击故障后,干部骨干要及时到位,尽快帮助排除,并给予一定的心理安慰,必要时可以更换枪支。 三是尽量减少人为干扰。在“三实”作业时,一些人为因素(比如上级领导在身边、干部骨干的斥责等)也是导致战士心理紧张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此,一方面,上级领导不要过于靠近正在射击的战士,尤其不要与其讲话,以免分散其注意力。另一方面,当战士出现某些过失时,干部骨干应尽量采用柔和的语气纠正,切忌严厉呵斥或指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