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华人 首页 仓库 插画、插图 查看内容

自发性气胸诊断治疗

2010-2-19 04:45| 发布者: vj526724| 查看: 1391| 评论: 0|来自: 未知网站

自发性气胸

吸氧在处理气胸中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不吸氧气胸每天的吸收率约为1.25%,25%气胸量约需要20天左右才能完全吸收。而吸氧下吸收率可提高3~4倍,气胸量大时吸收率增加更明显。因为吸氧提高了胸腔和组织之间气体的气体压力梯度,在促进氧气吸收同时,也促进了胸腔内其它气体的吸收。此外,发生气胸后可伴有通气/灌注比例失调、解剖分流和死腔,而且在施行引流术后通气灌注比例可暂时发生恶化,需30~90min后才改善,更强调吸氧治疗的必要性。因此吸氧应成为气胸治疗的基本措施,通常吸氧量为3L/min[1,2,4]。

  3.2 单纯观察

  经严格选择,无呼吸困难,气胸量小于15%的小型气胸可单纯观察待其自行吸收。不过部分患者可因为病情进展仍需要安置胸管引流[1,2]。

  简单观察等待气胸自行吸收的方法无创伤,容易为患者接受。但如何监测气胸进展,避免延误病情,及时发现需要安置胸管的病例十分重要,然而迄今尚缺乏可靠指标。因此只限用于对其它治疗存在禁忌证的病例,如凝血功能异常、重度免疫功能抑制和临终病例。与适宜接受这一治疗方法有关的患者症状、入院时机、性别、原发疾病、气胸存在时间和范围等尚有待深入研究[1,3,4,5]。

  3.3 单纯抽气

  经局部消毒和麻醉后,在腋前线第4、5肋间置入一小号导管,与三通接头相连接,进行抽气,直至不能抽出气体或发生突然咳嗽时停止。术毕拔出导管。凡是单侧气胸量超过15%的SP病例均可首先考虑施行这一治疗[1,2,6]。其优点是简单和费用低廉。二项前瞻性试验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53%(19/36)和58%(11/19)。另一研究对PSP和SSP的成功率分别为75%(36/48)和37%(11/30)。不足之处是不能防止复发。抽气治疗失败者应安置胸管治疗。

  最近Andrive[6]的一项研究认为,治疗SP住院患者,延迟72小时抽气(以等待肺实质裂口愈合)的疗效与立即安置胸管相近,主张抽气作为SP的一线治疗。但10天内气胸未复发的成功率与胸管组相比较低,分别为67%和93%。为了识别抽气治疗能够治愈的病例,有人主张让患者吸入同位素标志的气体,胸腔内不出现这种气体的患者经抽气治疗即可治愈[1]。但方法繁琐,费用昂贵,实用价值较小。由于单纯抽气治疗的失败率较高,PSP和SSP分别为25%和63%,而且难以预测治疗结果,其临床应用价值比较有限[1,2,4,5]。

最新评论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