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西方国家,食管腺癌(食管-胃结合部癌)的发病率较既往上升的更明显,病理类型由原来的食管鳞癌高发转向腺癌高发,占食管癌的60%~70%。但在亚洲,食管鳞癌仍然是主要的病理类型,占90%以上。食管癌的预后极差,50%的患者在诊断时已为晚期,自然病程仅6~8个月,5年生存率5%~7%。另外接受手术的患者有90%的患者复发转移,即使是分期很早的患者(T1),仍有近50%的患者在5年内复发。因此,近年来各国学者不断的研究探讨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期望改善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以往手术和放疗是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传统的化疗药物对食管癌不敏感,疗效较差。随着新药在食管癌的研究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化疗在食管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新辅助放化疗、新辅助化疗和姑息化疗等。总之,食管癌的治疗是以综合治疗为主,不同的分期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二、新辅助放化疗 食管癌的治疗标准不断的变化,以往单独手术切除是标准的治疗手段,但是由于术后较高的复发率,2年生存率仅25%~30%,5年生存率<20%。单独放疗的中位生存时间仅6~12个月,5年生存率10%左右,且局部复发率高达68%~84%。因此,研究者开始探讨综合治疗的途径,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术前放化疗对提高食管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和生存较单独的放疗或手术有益(见表1)。 表1是有代表意义的几个多中心随机研究的结果,除Walsh的结果是明确阳性以外,其他的均认为术前放化疗对比单独手术在改善食管癌的生存期上无意义,仅仅是提高了局部控制率,但相应的并发症也有一定的增加,因此新辅助放化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地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以上的四个研究中的化疗方案均为顺铂和5氟尿嘧啶(5-FU)的联合方案,其疗效不及现在的新药联合方案,今后的研究要在更新化疗方案上进一步验证。NCCN的食管癌治疗指南建议对于可切除的食管癌可选择手术切除或术前放化疗。
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并且以鳞癌为主,但其综合治疗中新辅助放化疗的应用滞后,原因有多方面,主要是临床医师对此认同不一致,担心增加术后并发症和病员的流失,其次还有患者愿意尽快接受手术和经济方面的考虑等等。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广大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开展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验证新辅助放化疗在食管鳞癌中的应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