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正式进入中国不久的iphone,也是全球手机迷热追的对象。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针对iphone使用者的调查发现,苹果公司旗下这款智能手机可致瘾。 调查对象是200名使用iphone手机的学生,其中70%拥有iphone不满一年时间。 研究人员发现,iphone迅速成为调查对象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多人坦承,如果没有iphone就会感到迷失。 调查结果显示,约85%的调查对象把手机当作手表,89%当作闹钟。75%的调查对象睡觉时把iphone放在床头;69%的人说,早晨出门时,更容易落下钱包而非iphone手机。 研究人员要求调查对象评估自己对iphone手机的依赖度,用1至5打分,1分代表毫不上瘾,5分则表示彻底上瘾。结果,一成学生承认彻底上瘾,34%给自己打4分,只有6%认为自己对iphone毫不上瘾。在那些得分为1至4分的调查对象中,34%表示有一天自己可能成为iphone“瘾君子”。 此外,15%的调查对象说,iphone令他们对媒体上瘾;三成人认为,iphone是“通往世界之门”;四分之一觉得iphone具有“危险诱惑”;41%说,如果弄丢iphone将是“一个悲剧”。 负责监督这项调查的斯坦福大学人类学教授塔尼娅?吕尔曼说:“我们在调查中所发现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情是,人们如何看待自己的iphone智能手机。它不仅仅是一个物件,由于存储许多个人信息,它已经成为使用者大脑的延伸和社会生活的手段之一。” 对于一些iphone使用者而言,他们不仅仅是iphone的主人,也把iphone视作自己的一部分。约四分之一的调查对象说,iphone就像他们大脑或者身体的延伸。 研究人员还发现这样一个趋势,一些参与调查的学生将自己的iphone手机人格化,区别于其他电子产品。譬如,3%的调查对象不让其他人接触自己的iphone;另有3%给iphone取名。 调查还显示,iphone能够影响使用者的人际关系。7%的调查对象说,情侣抱怨自己在iphone上花费时间太多。“有人创出iphone寡妇一词,”吕尔曼说。 对互联网或一些个人电子产品商城上瘾是否有害健康?专家对此意见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心理紊乱症状,也有人觉得没有大碍,吕尔曼倾向于后者。 她说:“我并不认为这是不健康行为。我觉得他们只是喜欢自己的iphone。” 研究人员发现,超过70%的调查对象说,iphone使他们的生活安排更加有序;54%说,iphone让他们做事更有效率。 这款智能手机或许还有一个神奇功效,能够增强使用者自信心。74%的调查对象说,iphone手机让他们有“酷”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