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75|回复: 18

[红尘泥香] 【东去西来雨江南 】- 瞎侃几句吴冠中的一组风景小品(胡言乱语篇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8 15: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为了方便说明,俺将无老师楼下贴的那组画分解了拉上来,好将俺的胡评加进去。。。</P>
$ V0 J6 X6 t3 v2 |<P><BR><IM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hinabroadcast.cn/mmsource/images/2004/06/24/ra040624022.jpg');}" alt="" src="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hinabroadcast.cn/mmsource/images/2004/06/24/ra040624022.jpg"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P>: z' ^0 ^, P- M" _* [, T& t1 a, ?& m
<P><BR>吴冠中是俺喜欢的大师巴之一,至少在俺的喜欢的中国画家中名列第一。在俺小时候俺还喜欢过常书鸿,但俺只是因为无意中在一本旧【人民文学】杂志中读了徐迟的报告文学《祁连山下》,对那个画家的曲折经历着了迷,看了又看爱不释手,崇拜他的作为一个画家的节气,真正的画没见过几张。俺们小时候的学画的启蒙老师们,都是六十年代与七十年代毕业的,是由当时从苏联引进的那套教育体系训练出来的。所以教俺们的都是所谓“正统“的现实主义的东西,最多再给俺们不明不白地暗示下俄国佬的“灰调子”是如何如何地高级。对现代艺术那是绝对哧之以鼻的,而徐迟的报告文学中关于常老对毕加索作品的评价更坚定了我的认识。TMD, 其实徐迟的生花妙笔是挺误导人地,就像他以后那篇什么什么猜想误导一代青年才俊去学那纸上谈兵的纯数学一样,呵呵,徐迟的《祁连山下》也大大地误导了我们这些小孩对现代艺术的认识,给骗得一愣愣地。</P>
/ Z8 X% x8 Z3 x' H& J$ j<P>但是,现在吴冠中的画(的images)在internet上到处都是,想来对喜欢中国现代美术的人来说,吴老先生的画应该不是陌生地。我自己在那些年国内读书时,爱看画展及跑到工艺美术学院找朋友聊天,倒是看过一些吴老的原作。还听过一次他的关于他自己美术观的演讲,印象中,吴老师整一个倔老头,是个不管权威教条有什么说什么大炮筒子,千山万水我独行的人。但是,对俺们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的问题,总是鼓励有加的,没有什么“权威”的架子。。。虽然过去了这么些年,俺对当时听他演讲的爆满,问题的五花八门还是很有印象的。。。呵呵,还是不要扯得太远,俺先就画论画瞎说几句,这几张大概都是画家当年随手画的写生或是写意小品,不是大师的代表作。所以随便说说大概也不会怎样。有什么说什么,不一定都是好话,想来大师也看不到见不着,也不会再意俺的胡言乱语的啦。。。 :-)</P>; z2 [  S( H/ g  g+ z& z
<P><BR>在吴墨贴的这组吴老的画中,俺最喜欢这一张油画,俺估计是吴老先生在七十年代早中期画的,那时是文革中后期,环境宽松了点,他自己说过那时没正式给学生上什么课,但是到过江南与桂林一带采风,画了很多山水风景写生。那时老吴基本上还是画油画为主。所以俺猜这张就是他那时的作品。。。到70年代后期,80年代,他就开始慢慢转型,“忽悠” (是这么说吗? :- ) )“笔墨等于零”的新国画了。。。</P>
  ^4 w, T4 v5 F( A<P>要说这幅画在油画表现手法与技法上有什么新意的话,那就是很有点中国画浓墨淡彩的味道,油画色大概稀释过,画得很薄,很流畅,没有一般油画那种油腻腻的感觉。吴冠中的难能可贵之处,就是在于他能在西画与国画之间自如的转换而不拘泥于某种画种的技法的条条框框,这大概与他从小受训练时中西并学,及他在归国二十多年的际遇经历而不自觉养成地叛逆性格有关吧?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再来看这幅油画小品,观众可能不觉得有太多的新奇,但是在那个只画工农兵人物的年代,没有什么政治题材的油画山水风景基本上是不被禁的话也是不鼓励地。作画地目的,大概也就是收集素材与自娱吧?也可能作者给这画起有名字,但是,大概当时绝不会想到有发表它的那天。画中雨后的江南民居(也可能是漓江边上的山村的一角,但我看不太象,画桂林一定要有碧水孤峰,不然那叫什么?),大约下午三四点吧,淡淡的阳光将雨滴洗净的白墙倒影在小池塘上,天上还没有炊烟,背景庭院深深,前面一池春水,春芽挂在树梢上,画面清新流畅,干干净净。 这就是我上面说的吴冠中画中“春雨江南”意境。作者对故乡的爱,就在这么一幅小画中体现出来了,离乡多年的画家,当两鬓斑白的时候,又有机会回到了生之养之的地方,踱步村前屋后的小道上,找了块干地坐下,从背上放下画箱支起画架,用两手做了个长方型的取景框迷起眼睛比划一下,然后在画板上挤上油画色,简单地混合调了下色,再用调色油稀释了下,然后拿起油画笔的尾巴那么一下,慢慢地迷上眼睛看下,再拿笔又那么一下。。。不就是象在写一首浅吟低唱,赞美故乡的散文诗麽?&nbsp; </P>- a: d- z, A$ @7 |5 b
<P>这样的小村池塘,在两千多年的今天,在祖国的江南大概也不多见了吧?</P>3 h4 E" W2 e6 P: {5 B
<P><BR>未完待续。。。</P>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16: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 n! R! L2 v8 U. @9 F; z: n5 y. V/ e  T2 m2 ?- E
) a+ ?% U; ]: t; H3 ]  P
<br><br>
# y' ^  M) h. W0 V4 I6 f这张油画么,画的应该是毛毛雨中的早春江南山村,灰蒙蒙的天,开着粉白色杏花的树,村前的土路上走着赶集回家或者闲聊的妇女,玩耍的小孩,淡淡的雨雾与袅袅炊烟笼罩白墙黑瓦的农舍,一幅中国式的罗曼蒂克的园田风光就这样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什么看上去都是灰色,中性的,走的是“中庸之道”,呵呵, 是张很明显带上中国风味的油画。。。此画构图上主要是中景中的小山庄及远景雨雾中欲隐还现的青山峦,没有近景及很明确的主题,透视上有点象传统的中国画(散点透视),象有一张灰色的半透明的帘子挂在我们面前,也有点像是雨天中从行走火车中透过玻璃窗看窗外的风景一样的感觉,每一幅都是那么一两秒的时间,看过就忘,没有明确的焦点。也没有强烈鲜丽地明暗及色彩对比。很平常的景色,太普通了,但是哪天回想起来,作为总体印象,还是蛮有味道地,就是么,江南一带的山庄,特别是接近浙江一带,不就是这个样子么?  M3 |( c5 d& ^4 Q9 l

. L% v+ q" m8 y  O* d! P8 t8 e2 @
1 N* M9 A) m6 M* Z  d; x<br><br>4 c) |; S+ W% e( r( F6 X
+ G4 {8 u0 `, u% J! q
待续。。。
发表于 2006-8-19 10: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我就觉得第二张好,平凡中见真情。
 楼主| 发表于 2006-8-19 13: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OK, that is fine.  可能有人而更有生气。。。
( q  Q: P: j. r* g; L  F
% Z- \& B; `' S+ x) h& V4 h- H) z/ E: s# D1 ^$ r2 Y
艺术就是这点好,没有绝的标准,只要作品水平不是差好几个数量级,那谁更喜欢那一张,就看各人的理解与喜好了。更何况是同一个画家的作品。。。
& K6 G8 V8 Q7 `" }:- )
 楼主| 发表于 2006-8-19 14: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 ~/ f, E8 N& ?4 s
5 I' a) r1 u8 H, h' ~3 D" @$ {- i
& e& |; O4 j; T3 Z/ n8 |/ ]! _这张水墨画我认为是吴大师的败笔劣作。看上去象是一条因山洪暴发而湍急地小河,将沿河而建的小镇一分为二,这种从上到下,从天到地的中分,本来就是违反构图的基本原理的,再加上两岸那些看似随意用大排笔刷出,但很可能是有意强调的大黑屋顶,并没有给观众带来任何的平衡与美感。。。大师不会是暂时短路了吧?呵呵,也许他试探着强调的就这么个违反常规的不稳定性与不安全感,要粗犷与随意的感觉。但是,如果这是他的出发点,那么,那些大红大绿的点点妆饰又作何而解呢?江南才人,笔下多是幽美有余而强悍不足,多小桥流水的园田风光而少大漠孤烟直的洒脱豪气,这点吴老也未能脱俗,也基本上是大家一至公认地。放着驾轻就熟的路不走,一定要另辟蹊径,那就会出现有时走得通,有时走不通的情景状况,呵呵。。。  A; P8 j7 \5 S# Z- X4 j

9 ?; f) ]" y9 e/ {- L" C总之,余个人认为,这是幅不成功的探索。
( R) X! a7 F4 B* K1 g% K* O! a# h9 {' B* l4 F& C
待续。。。
发表于 2006-8-20 02: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嗬嗬,我和mc同学看法真的有点不同.粗狂中难道就看不出秀美了? ! P, z8 T7 ?/ C. |7 P  h+ G

( j% Y1 ]& v$ w: a2 P你是江南人吗? 我有点怀疑.
 楼主| 发表于 2006-8-20 05: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醋鱼与红油抄手混在一起煮下起锅端上桌,是什么味道? 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6-8-20 05: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7 m/ l, C5 K# o% J- e  P4 F. g+ I- h1 ^$ M8 b* O9 y" E- F
这张小桥流水,河上人家的江南水镇画的是周庄是无疑的了,而吴老不是总声称东方的威尼斯周庄是他先发现地吗?这幅国画小品很好的体现了吴大师独创的,中国画“笔墨等于零” – “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於零。”的观点,你可以看到吴氏在画中没有用任何中国画专统的运笔技法,什么“中锋、侧锋、藏锋 、顺锋。。。”统统没有,甚么“皴法“,“泼墨”统统不用。在无所顾忌、无所拘束的心态下点扫湖笔,你看那青石小路,小河堤上那些砖石,及勾勒房屋轮廓的墨线,一笔一划孤立地看过去都好像是没受过国画训练,斜拿毛笔的学童苯手笨脚的涂鸦,但是整幅画看起来大效果却如此地合谐优美!这大概是他一生的争议中最大的,最受人非议的一个观点与实践。大师之所以被称为大师,与他到了耄耋老年还来了中国画界始料不及的这么一手有很大关系的。。。
$ c3 Q- Q& A; e6 G) I. S) P: }+ d6 v( T' f, i1 \* Z7 m
最后,关于这画还想说一点,就是留有“白”。 这在吴画中是很少见的。画得满,不留白,没有传统国画那种“想象空间”是由西画改国画的人的“通病”,其实也是这些人的“风格”。吴老从小中西兼学,但在美术观型成的年轻时代,他正在花都跟老毕的徒弟学画人体,所以骨子里还是个西画家。因此,不管老吴半个世纪后如何以新派中国画出了大名,你拿他的那些国画作品来一看就知道,这本来就是个画油画的人嘛!每一点,边边角角都画得满满的。。。
发表于 2006-8-20 09: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hehe,MC 同学的绘画鉴赏功夫不错啊,厉害厉害!
 楼主| 发表于 2006-8-22 13: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里那里,你选的好画。/ v1 L9 r7 b* w1 H; q" A7 j
/ t1 b! y0 L! \( k
你看看俺说的是不是有道理?
发表于 2006-8-22 20: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 X& ?' e* o0 h8 k& D9 m说真的,以前对你的绘画还不是很了解,但是这几个段子俺觉得你确实很懂画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8-24 14: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也就是说几句好玩,当假评论家可以,当真不得。。。如果真的找画家一问,不是这个意思,就全漏馅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8-24 14: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胡说了这么多,该说俺跟吴大师的“一面之交”了。9 j  l9 K4 i7 s
# f) u1 B1 P/ f
那是在俺读大学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大约六点半快到七点,俺打完球去食堂买饭吃,那时天快黑了食堂里人已经不多了要关门,俺拿着半碗玉米面粥刚从食堂出来往宿舍走,想回去洗个澡再去哪个教学楼看书。这时对面走过来两个MM, 看俺半低着头心不在焉地一边走一边吃的,就叫到,MC,干嘛呢, 你怎么还在这里?
, c: r+ y- V$ C9 R, m% ]
. E: z% G) W* H. X# y" x8 Y4 m。。。
  J9 M! ^5 V& Z5 Q% I
* @% q7 ]/ \* p" y4 C6 {待续。。。
发表于 2006-8-25 20: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哈,你怎么也玩蹲体文哈?赶紧继续!
 楼主| 发表于 2006-8-27 16: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想算了, 还是不写了。。。俺还是贴画去,爬格子码字是俺之短,胡画涂鸦还是俺的最爱,呵呵。。。$ s7 w! D9 F' X3 r( I1 f3 |
: v) g, i2 T( u! g7 l5 i/ r9 ?
: t! E6 j9 a; a& m5 }

6 z4 ^6 [* O3 G8 U$ T$ c' s
2 c' g: h/ n; g! Y$ o. Z- F3 P' k; [8 d0 l% n
0 R' v( u- z* u9 R4 m
无老师,俺很久没写字了,你要是不在意的画,俺想把它转到别处给老友看下。
发表于 2006-8-27 22: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文是你写的,你直接转就是,如果想省事,不妨把这个贴的连接COPY给你的老朋友,欢迎他们也来这转转啦!
发表于 2007-3-17 12: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MC啊,看到你在高山的文,想起来,你还欠着一个故事呢!赶紧交代吧!
发表于 2007-3-19 00: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Last time in China, bought a small sketch book from him that I liked a lot. I will post some of them if I can time to scan a few.
发表于 2007-3-19 01: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赶紧赶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