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3)* T% E6 ]4 W5 k
% w4 Y$ T7 v+ u3 F9 z
, w, X2 I) Y- x! m. c7 O / d- i2 m: ^7 x
! M7 t+ {; m7 @第二天曹沫登门造访,问我那铜钱是怎么回事。我说:曹大夫是鲁君的左手,公子纠是鲁君的舅舅,都是一家人,何必伤了和气?我成心拿他是个左撇子开玩笑,故意只说“左手”,没说“左右手”。曹沫也许是听话不留意,也许是虽然留意了却不在意,或者装做不在意。总之,他没理会这玩笑,只说:这我还不懂?我想知道的是:你为什么不帮他而帮我?我说:我什么时候帮你了?我听说那小妞儿的棋道高明得很,开张以来还从来没输过。我不过是有意让你去输,免得我们公子花那冤枉钱。你老实说,你是不是输了?曹沫不答,却说:你这分明是胡搅蛮缠嘛!不答就是默认,于是我取笑说:人嘛,得有点儿自知之明。比如说你吧,你只应当找那小妞儿而去比剑,找我来下棋。如此这般,你就能万无一失。曹沫捋须一笑,说:怎么?你自认你的棋臭?我说:你要这么想也行。不过,那不是我的本意。曹沫又捋了一下须,不过没再笑,他终于听出了我的弦外之音,虽然反应慢了点儿,毕竟不是傻冒儿。这就更加促进了我结交曹沫的决心。有人好同傻冒儿结交,以为能占尽便宜。其实不然,除非你自己也傻得够可以。否则,彼此之间没法儿交流。既然不能交流,如何能控制?既然不能控制,又如何能占便宜?棋道里流行一句: {+ c4 U ]/ ?, l) k
“棋高一着,缚手缚脚”的话。为什么不说“两着”、“三着”,只说“一着”,就是同一个道理。, o. h' N1 r4 l3 Z" @7 Q4 W0 k) o
! }; }% M+ g2 t8 U1 x3 S
! L% Z0 b: }3 B4 q& @
曹沫对我的两手各盯一眼,说:很好!你敢小觑我的剑法,很好!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说“很好”,而且不是只说一遍,是说两遍,可我知道他为什么要盯我的两只手。但凡练剑而不会运气的,手背上都会隆起三条青筋。只会剑法而不会运气,剑法不可能上乘。曹沫之所以盯我的手,就是想看看我会不会运气。一般人往往只想着盯人的右手而忽略了左手,曹沫之所以既盯我的右手,又盯我的左手,也许是因为他比一般人心细,也许只因为他是个左撇子。我说:曹大夫是鲁国第一剑客,我哪敢小觑?只是诚心诚意想讨教一招两式而已。曹沫说:很好!今日正好得闲,那咱这就去校场?他又说一声“很好”,于是我悟出“很好”不过是曹沫的语赘,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据说但凡有语赘的人,( ]6 b: b7 Q0 x7 [' w9 Y
思维都不敏捷。这话看来不错,曹沫听话反应不够快,不正好是个证明么?
: [9 M- B3 O0 h3 w7 H/ G
& V& c1 Y4 p9 w- s4 K$ a' l4 _ B" h! C: Z, x8 s6 A
齐人比武,真刀真剑。虽然是点到即止,皮肉之伤在所难免,意外丧命的也不是绝无仅有。鲁人比武,钝刀钝剑。所谓钝刀钝剑,就是还没开过刃的刀剑,绝对要不了人的性命。人说“齐人险恶,鲁人敦厚”。我身为齐人,对这说法自然也是嗤之以鼻。可鲁人比武,舍真刀真剑而取钝刀钝剑,难道不是对这说法的极好的证明么?我从教场的刀剑架上取下一把钝剑时,不免这么想了一想。曹沫口喊一声“承让”,打断我的思绪,举头看: n; Y4 g5 P* ]. a
时,他已经出手。看来,所谓的鲁人敦厚,也不过如此。口里喊一声:“承让”,就不由分说,自己把先手给占了。曹沫使的那一招唤做“散余霞”,表面看起来平淡无奇,骨子里却隐含无限杀机,因为接下来的一招,可以是“风卷残云”、“石破天惊”,可以是“拨草寻蛇”、“把火烧山”,也可以是“猛枭扑鼠”、“饿虎擒狼”,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视师承流派而定。曹沫的剑法师承哪一流派?我一无所知,所以我就使出一招“满庭霜”。“满庭霜”是我师傅的得意之作,专为对付“散余霞”而设计。据师傅说,无论对手出于什么流派,面对“满庭霜”,下一招一准攻不出来,只有退守的份儿。我师傅怎么想得出这么一个绝招儿?因为我师傅自己什么师承也没有,自称“杂家”。人说学剑而拜在杂家门下,博杂不专,难臻上乘。这说法也许对,也许不对。对,或者不对,我都不放在心上,因为我从来没有以剑术名家的野心,只想开开眼界,各流各派都尝试尝试而已。为什么没有以剑术名家的野心?还是那句话:人得有自知之明。我自知不是块当剑客的料,如果有朝一日我能出人头地,绝不会是靠我手上的剑。靠什么呢?靠我的见识与众不同。我的见识是什么样的见识?我的见识是思想流派中的杂家,融会贯通各流各派之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成一家之言,就像我的剑术师傅之为剑术杂家一样。
- [/ d& h w) |3 z" ]6 {# g
/ Q7 @, f( B5 h$ w( c5 P, v
! p* W; U4 m. {' a9 b/ {曹沫见我使出“满庭霜”来化解他的“散余霞”,眼神一惊,失口喊了声“很好!”这回他说的这“很好”,是语赘?还是实有所指?我没工夫琢磨,因为他虽然退了一步、守了一招,接下来却攻势不绝,如大江东去、雪山下崩、泥石横流、乱云飞渡。我使尽浑身解数,接了他三十招,渐渐力怯。正想跳出圈子认输,却觑着他的一处破绽。我知道他是故意卖个破绽让我中计,我应当怎么应付呢?如果我在这时候跳出圈子认输,曹沫会怎么想?他也许以为我水平太低,连这么个破绽都看不出来。也许以为我高深莫测,看透了他故卖破绽却假做不知。无论是前一个“也许”,还是后一个“也许”,结果都不如一剑往破绽中实实在在刺去,按照曹沫设计的法子输了为妙。这么一想,我就实实在在往那破绽中刺下一剑。那一剑当然是刺空了,而且当然是刺空了之后还有更加糟糕的后果:我左胸上挨了一剑。虽然用的是钝剑,曹沫仍然手下留情,点到即止。回家后我脱下衣服一看,左胸上只留下小枣那么大的一块青紫。
/ G7 |6 U7 n( H7 Y0 G+ [. | 5 o7 M/ K% ^0 D1 y z( Z; t
5 f' \. R( F8 C# F
曹沫抢占先手时毫不留情,赢了的时候却手下留情,这就让我看出曹沫是个输不起却赢得起的人。这种人我自信罩得住,也值得交。于是,我就继续同曹沫往来,继续同曹沫比剑,继续输给他。每输一次,我同他的交情也就更深一层。等到我输给他七、八次的时候,我们之间已经无话不谈了。真的无话不谈了么?至少,曹沫以为如此。我没有点醒他,因为我并不是他的顾问。
8 J& |$ }2 `- A3 L N ; y4 ~2 x* q3 |& _* k. a# E
% \' i7 K3 E( Z/ h6 E
- N! Q0 p* u, ~; Q% K( n, E) V6 _那天晚上我大概想到这里的时候就睡着了,因为第二天早晨醒来的时候,只记得这些。我不是自己醒的,是被人唤醒的。我说“早晨醒来”,那其实只是我刚醒时的幻觉。因为我向来总是在早晨醒,我就以为但凡我醒来的时候就是早晨。可那一天,我其实是中午才醒,那是当我走到院子里,看见太阳高照时才发觉的。这发觉令我吃了一惊,这一惊令我回想起头天晚上的那些回想,也令我回想起公子纠带来的那消息。于是我就猜到了公子纠之所以遣人来叫我去见他,一定与那消息有关,也一定是有了什么不利的新消息。否则,公子纠难道还不会自己兴冲冲来找我,就像昨天晚上那样?( E" c4 e/ y4 g V/ r4 f# ~7 _
& ~7 R5 o2 _" W9 _
6 G5 i- J1 s( ]1 ~我走进公子纠的客厅的时候,公子纠正在同召忽说话。召忽是公子纠的另一个顾问,也是我的朋友,是我把召忽推荐给公子纠的。看见我进来,公子纠没好气地说:怎么这半天才来!我没开口,主子生气的时候,最好的应对就是沉默。这诀窍是我换了三个主子之后才琢磨出来的,也许是因为我笨,也许是因为我运气不好,没遇着聪明的主子。总之,当我跟上公子纠的时候,我已经懂得了这诀窍,所以我没像前三回那样被主子辞退。公子纠又训斥了我几句,我仍然一声不吭。事实上,我也不可能做出回应,因为公子纠究竟说了些什么,恰似西风贯马耳,我根本没听进去,我只是装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而已。气头上的话有什么可听的?听进去了,只会干扰正常的思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 X( s+ Z( Z) w; v6 P
" w2 j! p6 O6 v/ W. {2 \. T" g9 u4 D( x2 m
公子纠终于冷静下来,咳嗽一声,清清嗓子。召忽趁机告诉我:公孙无知已经自立为新的齐君。这事儿虽在我的意料之中,仍令我一惊,我没想到公孙无知行事这般果断、迅速。
2 `( U* F# n9 T9 h+ K. j5 F$ A0 c8 Y# s# k {
“你说咱该怎么办?”公子纠问我。
$ j$ B) c6 ^* ]7 P' U6 S. P& v
4 Z4 p4 ?. T1 z/ U( q我没有立即回答,表面上是在思考,其实是在观察。观察什么呢?观察公子纠的神情,看看他是真的没有主意才发问呢,还是已经有了主意只是缺乏信心。公子纠不是个有耐心的人,看我没有立即开口的意思,就扭头问召忽:“你说鲁君肯出兵帮咱打回去么?”+ Y/ C& i6 a2 g' h
/ Y" T* v: M4 z
“鲁君好像不是那种好管闲事的人。”召忽说。5 K9 e1 }" A/ |1 p: n' V
2 M* I* k4 r: Z. J
“怎么是闲事?”公子纠说,“我一旦当了齐君,自然会有所回报。”
" D% g9 U- a5 f* @$ Q! k+ V, j5 n# c Q6 c0 J
“齐大鲁小,齐强鲁弱。即使鲁君肯,这事恐怕也难成,除非齐国发生内乱,这样,咱才能趁虚而入。”; u% | m+ Z6 n
+ M% c1 b' C8 b7 v
“你的意思呢?”公子纠扭过头来问我。显然,召忽的说法不中他的意思。。' i$ v* h4 n. S% ?( j; Y6 H
4 j8 P0 {0 V F( R7 Z D+ k \ @“我同意召忽的说法。”我说,“不过,我以为咱不一定非得等内乱发生。”
+ @9 t, s% }' x4 b8 A + x+ L6 ]1 J0 Y0 _# _7 ]5 z
( B: P+ M, h$ \4 |我说到这儿,故意把话打住,公子纠与召忽一同瞪着我,显然都没听明白我的意思。我让他们瞪了一会儿,然后才接着说:“咱难道不可以自己搞出点儿乱子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