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寒露 45
& ~ a0 z) z# R2 o5 A5 u1 y+ n. t9 l0 K+ B
8 ^3 g4 y5 \! h# f
周修流莞尔一笑,心下里暗暗喝了声彩:老爷子这手利落的功夫,想学都是学不来的!此时他也明白,为什么刘宗周会在朝野上下,如此深孚人望了。耿介如此,真是虎威尚在啊!
4 c1 O. b/ M& b$ e7 f于是他迅即挺身上前,一手拿住戈柄,轻轻按下,一边对冯可宗说:“冯大人,你可还记得今年二月的宁武关大战?”% P& b+ Y* [3 S: c. \9 F
0 E2 G% {6 S8 y$ F6 U, }& {
冯可宗此时满脸通红,正要发作,听了这话,脸色错愕了一下,一对阴鸷的鹰眼,紧紧地盯着周修流,弄不明白他为什么忽然提到这件不搭杆的旧事?周修流于是放开戈柄,走到桌边,端起两杯酒,一杯递给冯可宗,一杯自己拿着,说:“我想告诉你,在宁武关死战殉国的周遇吉将军,是我幼年在京营时的弓马师傅。你曾经在京师东厂呆过,想来对他不会陌生吧?!”
) V; q1 f A, |, {' N: R
G% U2 v& k' D2 [9 w9 ^冯可宗听了这话,拿着酒杯的手,微微地抖了一下。他知道,周遇吉早些年曾经在京营中呆过,以训练部下作风严厉而著称,本人功夫过硬,对朝廷忠心耿耿。宁武关一战,杀敌万余人,打得李闯流寇大军闻风丧胆。而那时,冯可宗正好随宫中所派监军到宁武关督师,亲眼见到战场上战况之惨烈,那血流成河的惨景,如今仍然历历在目。后来李闯军前赴后继,死战攻陷了城池,在激烈的巷战中,周遇吉身中数十箭,不屈而死。冯可宗却跟随着监军,化身逃跑了。1 M$ e2 {4 @8 ~+ Y
4 X2 [. r/ j. F4 w8 A" N冯可宗举着酒杯,勉强一笑说:“周将军殉难已经过了半年多了。前些时,当今皇上刚赠他太保之衔,谥号忠武,列祀旌忠祠。不知周公子为何忽然提起他?”他心虚,以为周修流要揭他的短呢。9 b9 r: j2 r* J5 Z7 F2 D
& l7 k1 s( e4 T4 V# G/ b% D
周修流拿着酒杯,目光清冷地笑着说:“我早年在神枢营中,时任京营游击的周将军,曾经亲手扶我上马,教我骑射,算是我的入门师傅。这些倒也罢了。我如今印象最深的是,周将军跟我说过的一句话,你知道是什么话吗?”; E1 f9 h) L3 ?
5 j& {2 j" j2 p4 ]! M冯可宗不动声色,故意摆着一副不在乎的样子。他知道,周遇吉为人耿直孤傲,平时不苟言笑,让人望而生畏。周修流说:“周将军说了:做为军人,首要气度就是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这句话,我从来没有忘记过,尽管我还不是个军人,但是我是从神枢营出来的——”
7 b" E9 V1 U5 P/ M2 x5 Q 1 E% K% y' H& Y% T" y5 Z
他说着,将杯中的酒一干而尽。然后随手一用劲,“啪”地一下,就将酒杯捏成了碎片,像花瓣一样叮叮当当零落撒在地上。众人都呆住了。那几个锦衣卫下意识地都捏紧了刀柄。
0 y7 B, l+ X% \; Y& L( a8 j0 t
. [1 W ?9 b" B1 @3 k- g8 e大家看到,周修流的一双眼眼,忽然间变得冷漠森幽,如刀片一般,闪着寒光。冯可宗干笑一声:“好小子,你想逼胁我?!”
3 m& M8 n X8 p9 m
& s/ V1 g3 r# I% a周修流冷然说:“岂敢?!我大哥周修涵在京师为国殉难尽节,前些时皇上刚刚谥他‘正忠’,赐祀‘忠烈’。我谅你也不能拿我怎么样!”冯可宗一时语塞。
" T: _8 i4 k5 ^0 I J
/ L1 F' _* P; z/ S刘宗周发自内心地笑了。此时,他不知怎么的,眼前忽然闪过了早年时周献的形象。那时朝中由阉党把持也正是危机四伏,险象环生,而略为迂腐的周献,在熹宗皇帝面前激昂陈词时,似乎也就是这样一副豁出去的神情。: L! b+ e8 B% H, b; O: M
' l' @3 d2 U/ Y2 N
冯可宗略微权衡了一下利害关系。他心里也清楚,虽然他已经与阮大铖串通好,要捉拿复社一干骨干人员,以泄私愤,但是他的确是没有奉持任何官府的公文的。而他管制的北镇抚司,主要是为宫中缉事的,擅自捉捕平民百姓,严格地说就是越权了。而且,周遇吉的刚勇他是知道的,如果周修流也耍起那种硬碰硬的脾气,只怕到时候他真要下不了台,那时就难堪了。5 L- t. o \5 U& W# R9 @
; q; t- }$ ^% t于是他只好顺水推舟,打了个哈哈,笑着说:“好了,周公子,今天就看在殉难而死的周将军,还有你大哥的面子上,我冯某也做一次好人,——手下留情。”他横着眼跟黄宗羲和侯方域说:“今天我也不想带你们去北镇做客了,你们自便吧。不过,你们今后不可再结党营私,毁谤朝廷命官了。我不希望明天再在南京城里见到你们。”
" }* x- y8 T3 Y7 Y/ u & g9 Y$ t/ b$ t6 A2 q* m% _- e5 `
他带着手下就要离开,在经过卢泾材身边时,他忽然站住问说:“你是不是几个月前在国子监太学,聚众上表闹事的那个姓卢的监生啊?”
' ^# K+ ?3 ?5 O
% o0 @) e* c. o0 B8 c* `8 J: E7 c卢泾材昂然说道:“学生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就是卢渭生。难道你也要驱逐我出南都吗?”" H' m# \) l8 A H
9 O. s8 I% O/ n) h4 |/ G冯可宗冷笑说:“你区区一介腐酸方巾,谅来也成不了什么气候,我哪有兴致将你放在眼里?倒是成就抬举了你!你的事北镇档案上都有记录的。我只是警醒你,以后少来这种不三不四的地方,散播过激的言论。言多必失,记住了,别到时候也闹得灰头土脸的!”说着,又冷冷地横了周修流一眼,干笑一声。
$ }. G7 X3 Q: d2 G8 k2 s0 Z 9 f* W& ]6 L4 f8 ~% S5 L* y& j( b
周修流当然明白他的话里带刺,含沙射影,也就是说给他听的,于是就微微一笑,朝他抱抱拳说:“冯大人,咱不远送了,有空再来品茶。”9 R5 a- r3 L* z/ K+ e" v
% m' E' z$ ^& G* j# s3 _
冯可宗一班人走了之后,卢泾材长叹一声,对大家说:“诸君都看到了,这就叫奸倿当道!上个月底,自从阮大铖出任兵部右侍郎后,这朝中局势就越发不稳了。阮孽自从崇祯初年被压制之后,十七年来无时无刻不在妄想着卷土重来。如今沐猴而冠,报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念公是总宪,嫉恶如仇,早成了他们一伙的眼中钉,必欲拔除而后快。方才这姓冯的要捉拿黄兄和侯兄,这事显然也是阮大铖授意的。当初你们复社一干人员将他逼得走投无路,此时他一粉墨登场,自然是放不过你们了。朝中眼下已是马、阮当道,次辅王铎又成不了什么气候。东林人士姜曰广,吕大器,张慎言等人已先后致仕,黄道周,张国维,高弘图,徐石麒,祁彪佳等人也是朝不保夕,而钱谦益等人又早已是马、阮的座上宾了,整日介只想做个好好先生,和事佬。”他看着黄宗羲和侯方域:“因此我想,二位不如暂时退避一下,等到局势略有起色了,再回南都来谋事。”
! D* W3 I8 \/ B/ w4 } 2 H; n! R; Q* X$ p$ V7 ~" E- Q H
刘宗周抚着胡子说:“渭生这话有道理。我这把老骨头,倒不怕折腾。你们还很年轻,很年轻啊,是将来国家的栋梁,绝不能轻易自暴自弃。”* N2 a& O% w& z2 Z0 H
$ r' E: N% c) a. N4 O
侯方域嗟吁着说:“依我看呀,眼下南都臭气熏天,是呆不下去的了。定生、辟疆两兄如今分别还在宜兴、如皋家中,料来应该没事。次尾(吴应箕)不知道晓得这事没有,晚上我得去会他一下,让他也避一避势头。另外,我还得把香君安顿一下,然后再回江北去,在史阁部幕下效力,见机行事。——唉,我和香君见面没两天,没来得及温存,又得要分手了。真是宁做太平狗,不为乱世人啊。……太冲你呢?你还是跟随念公回浙东去吧,念公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念公,你也没必要跟他们斗气了,就跟太冲一起回山阴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5 U+ D+ h* P; K* O
% K. n* j+ |- B6 ?刘宗周慢条斯理地摸着胡子,眼光散漫空洞地望着远处,喃喃地说:“这口气我还真咽不下去……,算了,跟小人计较,不值!我走,也许我真该走了……”1 D7 i3 C9 O, @, h; G# K |
' z) M) {$ i# \3 u9 ?周修流笑着说:“阿翁,当初你将要来南京时是怎么说的?你说你要是在南京倘若闹得不好,仍旧是要回去治学的,你不是还要老管家刘祥抽空派人到‘蕺山书院’去清扫清扫,别让房子给荒废了吗?前些天我去看过了,真是风景宜人,正好颐养心性。你说的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眼下是‘穷’的时候,你就清心回山阴去吧。”
' M: C+ j: b, N6 C) X
# S' v K$ u9 U刘宗周笑着说:“你这小子,还记得这话,有点出息哈。好,我听你的,免得你姐姐跟你外甥女在家里替我这把老骨头担忧!”他抄起长戈,从头到尾摸了一遍说:“子渐啊,这柄长戈,伴随我已经有四十多年了。现在我把它交给你,我知道你弓马娴熟,我走之后,你要还惦着我这老儿,得空时你就拿着它耍上一把吧。”
, S% L" `7 o7 w8 y+ }
3 Q/ Y9 @% q3 R( T2 h' f0 u1 C1 t周修流接过长戈,比划了一下,笑着说:“阿翁呀,你这宝贝长戈我替你好好保管着。说不定过些日子你又要回南京来了,还用得着。”- y0 y5 v3 |' e' `! S) q- \
0 p, j: n6 ~' R3 g, k) P7 ?, Z+ s
刘宗周从鼻孔里“嗤”了一声,摇了摇头说:“这一回呀,我的心是彻底地死了。从此再也不用忧谗畏讥了!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