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b9 q: v- u% h2 e! P/ S' ]% C刘思任跟浈娘到达福州时,已经是三月二十八的傍晚了。这时清明已经过了将近半个月了,想来清明茶已经采摘的差不多了。而从福州到他的岳丈周献的家周家庄,只要半天不到的行程,刘思任终于舒了口气。他先在城东的一家名叫“五福齐全”的客栈住了下来。他是这里的老主顾,每年到闽中来贩茶,他都住这里,店里的老板伴跟伙计都认得他。
3 a2 e7 z2 e0 r& C1 `: {
( k7 {; B- d1 D% u他开了两间房,然后跟浈娘说:“浈娘,你稍微休息一下,晚上我带你去泡正宗的温泉,然后再去找家餐馆,吃上几个福州的风味小吃。”
) G6 d' N4 p- l& V/ ~
# k8 U% F4 d9 I' M# v/ N6 u/ w浈娘笑着说:“我在福州呆过六年。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只要我一不高兴,奶妈就会带我到城里的街上去逛,那些雪片糕,光饼,橄榄,李干等零食,我可没少吃过。只是泡温泉没有什么印象了,好像那是男人们的事。”
5 w. c) S1 l, Y& u" O
* z5 f, I& `9 o1 z9 e0 L
刘思任笑着说:“你那时是抚院大人的千金小姐,奶妈哪敢带你去泡温泉呢。我每年到闽中来采茶,都要在福州泡上几次温泉。现今城里的老温泉共有四家,温泉坊的内汤井,汤门外的外汤井,还有石?汤泉和城东的崇贤里‘八角井’汤房。都有很好的配套服务。”
U. t6 ?+ @0 R8 z T+ J
( f/ H7 u& M# I/ p" h. w浈娘说:“没想到刘大哥对这里的温泉情况这么熟悉。不过我一个女人家,总不能到那种地方去抛头露面吧?!”
: L. a; ^+ [) L" F, i
$ S$ X, c/ s' T: Q刘思任说:“你不知道,那些汤池都设有专门的浴室,供官家女子洗浴的。里面的设备十分的讲究,还有一些婆子在做修脚,搓背什么的呢。”
- w* [ J: C8 @: S) p6 V + f8 k9 A: U/ f! G% u% j
浈娘说:“我还是不想去。羞死人了!”
5 s+ z' c1 F: |# F5 a9 u' o) s* J
- u! r% F+ z# w0 M9 E1 F刘思任说:“那我就自个儿去了。你就在客栈里呆着,回头我还要去一趟巡抚衙门,可能要回来的晚一点。”
8 j% ]* D! [5 q2 y2 J5 W
$ @( D1 ?- r; R/ p
浈娘说:“你去巡抚衙门做什么?”
; d7 P% ?) n) Z& x+ n
: U# U: o) K7 r$ ]! a; C% s/ X
刘思任说:“安排你去闽南郑家的事啊。现今的福建巡抚张肯堂与我有些交情,也算是我游学松江时的业师,又是我岳父的门生,只要我开个口,他一定会好生看觑你的。”他看到浈娘似乎有点不太高兴,就笑着说:“你放心,这张肯堂可不是像那罗凡山那样的鼠辈。他可是个正儿八经的士子。”
. B& c# c9 m) b# o; E9 ]6 T
4 ~3 @3 C* |# T. x$ ?* |' }& j# I浈娘忽然说:“刘大哥,我现在不想去闽南了,我没见过郑森,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你不是说过他爹是个大海盗吗?那他说不定就是个小海盗呢,再说了,父母订下的婚姻,又不是我自己答应过的,我干嘛非要嫁给他不可?!还有啊,因为我父亲的事,他们会接纳我吗?说不定他已经跟别家女子成亲了。我就想跟着刘大哥,照顾你的起居。”
- ~: d% v& D& W' A( M: _/ h0 G
$ S# G, i) _; k. r( l刘思任有点哭笑不得了,说:“你这丫头,我还有一大堆自己的事要干呢。况且我是个浪迹江湖的人,行踪漂泊无定,你这不是自找苦吃吗?!你跟郑森既然有婚约,还有‘玉妈祖’信物,就该找上门去,也算对你的父母有个交代。”
" Q J4 P- V; c3 D1 U" y
. d. u% P0 v& m1 l% H浈娘红着眼睛说:“我身世这么坎坷,郑家的人要是知道了我这几年的事,他们肯定会猜疑我,不会让我进门的。”
, w7 i; U5 d7 \1 L& R
# x) h/ L+ W, `6 X9 J
刘思任想了一下,觉得她说的话也不无道理。他想这事也许最好还是请张肯堂来解决,毕竟张肯堂跟熊文灿曾经也是旧交。如果浈娘真要跟随着他,那么麻烦定然多了。于是他跟浈娘说:“好了,这事还是等我泡好温泉回来后再说吧。”
# e- j+ E" G, M5 ^, u
5 \: W4 K, k' j, f6 z& U刘思任跟客栈的老板交代了几句后,就出门去了。福州的暮春碧空如洗,只是空气中略微有些潮闷。叶思任徒步而行,看着路边那些熟悉的店面,心里感慨着又是一年过去了。他去的是“八角井”汤房,名声甚著,澡堂的郑老板跟他也熟。郑老板一见到他,大老远就抱拳招呼说:“刘老板,你终于来了。我已经等了你一年了。”
1 M% @2 y7 I6 E; ?* F$ H; q9 Y
, N g5 m1 o& u3 [6 F8 F8 o9 ]刘思任哈哈笑着说:“我这不是身上都发痒了吗?!最近生意可好?”
: J. G% Q1 f7 @
( Z7 l3 I8 a2 x/ M* j" q郑老板说:“吃我们这行饭的,倒是不愁没有客人。只是夏天一到,客人自然就少了些,除了那些老澡客,谁愿意来活受罪啊。”
8 z) z8 y( { e0 g3 \
% @4 p, ~, P5 h/ p1 G/ m; \刘思任笑着掏出一小锭纹银,递给郑老板说:“郑老板,这是给伙计们的酒钱,教大家一起开开心。”
/ z* H# k# ?/ _, k 7 k% T! `' e( {1 z! b( ^) I
郑老板推辞了一下便笑纳了。刘思任每次上他的澡堂子来,从来都是出手大方的,因此大家都惦着他。他让伙计给刘思任开了一个单间雅室,用心侍候。
/ a. q* f9 D, }7 o! e9 D
. a% o: Y1 r/ ]# z0 \福州的汤水是地下温泉出的,泡起来很过瘾,热的有劲,满头汗津津的,身上软绵绵的,让人泡了还想再泡。泡完澡后,到堂边的竹榻上躺了,闭眼听着堂子里卖艺人的小调,那是享受。这时便有各色卖风味杂吃的过来,什么福清糕,夹馅,鱼丸汤,洋桃,光饼等,热闹得很。在包间里则要清静了一点。
, ~/ g6 c; |7 X! O
) Z; W2 h7 S+ p刘思任泡了一个时辰,然后躺在竹榻上,伙计送进来一碗姜丝橄榄茶,他喝了几口,随后就闭上了眼睛养神。
4 n# I& Y1 t3 P! k
0 a' [/ }, L" }: F这一个多月来的四处折腾,他的确有点累了,每次躺下来时,都想好好地休息上几天。这时,郑老板端着一壶热烫的福州青红酒,两碟小菜进来了。他先给刘思任倒了一杯酒,然后说道:“刘老板,昨晚巡抚衙门的娄天绪娄典簿上这里来泡澡,私下里告诉在下,说是巡抚衙门昨天接到急报,闯贼数天前已经攻陷京师的外围防御了!”
! Z% j0 K! k/ [* a" @9 O
. J( e3 B- I& k5 `刘思任听了,刚刚端起的酒杯,“当”地一声掉落在地,鲜红的青红酒在地上蔓延开来。他有些错愕地望着郑老板说:“郑老板,这消息当真?”
% ?2 H) r3 l9 v$ n u
; r- s H8 v( f! r
郑老板说:“娄先生他不会跟我开玩笑的。况且你想,这种玩笑谁开得起呀?!”
2 p" B8 p/ D' ]: I
% m7 L+ f; x) E' o% y
刘思任于是来不及擦拭身子,就慌忙草草地就穿上衣服,出了雅室。要离开时,他又给了郑老板一锭银子,吩咐他叫个伙计,带上一盒牛皮糖,几块桔饼,一盒福清雪片糕,几样小菜,送到“五福齐全”客栈去交给浈娘。随后他就匆匆忙忙地在门口拦了一辆马车,直奔巡抚衙门而去。
+ C3 N* ]* {. h5 l6 {6 V+ L
5 t: [& @/ t, W! q1 ^; _郑老板望着他的背影,摇摇头,顾自说道:“人家官家都不怕天塌下来呢,刘老板做生意的倒先急了。”
6 |4 e( U0 {: Y, f1 r 刘思任来到巡抚衙门前,下了马车,不顾门口卫兵的阻拦,就直接闯进了大堂。
+ c. m+ `0 l; @+ t1 ~& n& F
' _6 q' K6 |6 N. N0 f福建巡抚张肯堂正跟一个六十岁上下的老士人在大堂上议事。那个老士人形容枯瘦,手里捏着一枝玉嘴铜锅的长烟管,正吧嗒吧嗒地在那里吞云吐雾。刘思任不觉笑了一下。
! T" T) d$ [1 P% f( ?
6 }" P0 v5 O( Z1 i7 w# D张肯堂字载宁,号鲵渊,是松江府华亭县人。时任右佥都御史、福建巡抚。刘思任早年游历松江时,曾经向张肯堂问过学,因此一直把张肯堂看作是他的老师,每年春天他到闽中来采摘“明茶”的时候,都要顺便来拜访张肯堂的。当年刘思任的岳父周献在任松江府学教授时,就已经看好了年少而才华出众的张肯堂,力加提携。后来张肯堂在天启五年中了进士,因此一向把周献看做是自己的恩师。
/ Q) h8 e* Z% m$ p- A$ }& S/ Q. `
& N, \6 P% s4 e3 f' r那个老士人,是名重天下的大学者黄道周,字幼玄,号“石斋先生”,福建漳浦铜山人。他是天启二年中的进士,那时他已经三十八岁了。他曾经在崇祯朝和他的岳父周献同任翰林侍讲学士。前些日子以经筵展书官身份回家省亲,昨日才从闽南赶到省府。
% ~9 G& c) t+ X: G2 Q o' K V) ]
, Z8 |& B( J, r; {4 B7 @张肯堂见到刘思任突然到来,有些意外,他站起身来说:“畏行,我还以为今年你不来闽中了呢。你终于还是来了。你去过周家庄了?”
1 W- b; X7 ^( f6 ^+ P+ q 6 U, W4 ~6 f, K# k7 x$ _7 `9 Z; m
刘思任朝他拱拱手说:“我是今天刚到的。还没来得及去我岳翁那里。”
$ R- l8 P: }& y* g: v& T
$ ?6 Z' G1 w( {/ U( ^2 C) c6 E# ]
张肯堂叹了口气说:“节公近来身体可是每况愈下啊。他是身在山林之间,心存庙堂之上,无一日不在为朝廷分忧。”他跟一边的黄道周说:“黄大人,这位便是刘宗周刘大人的公子刘思任,也是个性情中人,崇祯年初乡试中举后,便绝意进取了,如今是名震江南的大茶商。他精研《六经》,却寄情于山水茶酒风月,性格与当初游学松江的朱之瑜颇有相同之处。实际上,他们两人真也可以算得上是至交了。”
$ a$ V$ @" z4 ]
( K7 C' N! U) c4 P& o) K5 {刘思任笑着对黄道周说:“石斋先生,晚生刘汋这里拜上了。晚生对你心仪已久,只恨无缘得以拜会。你学贯古今,书法自成一家,天下莫不景仰。家父跟岳丈多次在晚生面前提起过你。”
5 M4 u! o3 k# q
% \6 Y& t( S# z0 y( X9 j黄道周摸着胡子,长长地吐出一口烟,仰着脸打量了一下刘思任说:“你爹是名动天下的大学者,前几年又因为弹欬弊政被解职回乡。听说他居家期间修纂了一部《人谱》,修身正本。你如何倒做起生意来了?”
7 M0 Z3 u- k! i5 `( T% p6 w - G" n' i; I. p, W8 ~
刘思任摇着扇子笑着说:“石斋先生应该知道,人各有志。——先生抽的这烟草是哪里产的?”
9 ~8 w" V) [/ M( G: e 7 O! G6 q. l6 P& `8 N) V
黄道周将烟灰在一边的铜痰盂上敲了敲,然后重新点上一锅烟,说:“这是我在漳浦铜山的乡里人,从吕宋带回来的。这玩意儿好,十分解闷。”
, g! r; N" }2 b9 ?: T
) @ m7 O- L4 h$ s
刘思任没想到老头好这一口,就笑着说:“什么时候我送两斤上好的高丽烟丝给你品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