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狸猫 于 2011-7-12 10:08 编辑 / i/ H) _3 c% e- s" r1 x2 D. m: B, L
无墨 发表于 2010-10-19 11:49 , {( Y0 S% _4 s( C B) y; E% R& Z
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
; H, ]3 u7 t! h; @1 f/ R8 f* A
. N8 p3 t: U1 | I《黄州寒食诗帖》,纸本,25 行,共129字,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 ...
- N# {1 y$ G8 {2 B/ {$ L8 _2 E) {: ~0 \! ]/ v$ S
苏轼贬官到黄州,心情自然不好。好在这老哥学佛多年,还算够超脱。不是还有前后赤壁赋两篇么?
Q M! V! E* g; E
" w/ j/ c- p3 N释文: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昨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子(涂去)】病起须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雨(涂去)】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 m$ |& R: a. j% {; o
0 S$ P0 `# ?* @$ U苏轼这一帖,比起王、颜两大师的第一第二,多了几分拘束。何以见得?你看文字涂改,他只是在要涂掉的字旁边点四个点,就算标志涂掉了,没有王羲之在字上写字的随意,也没有颜真卿大笔涂抹的决绝。) t N- _3 a; i m$ `
# D. i( \, E0 {; |2 X* F( R可见他还是有心写字,比第一第二两幅作品,就明显不够放得开了。
1 w( U, f) a7 `6 k% N' x9 y8 n. p' [- e; O
前三名都是有涂改的草稿,可见大师级的书法的表现力,尤其是行书,兴之所至的灵感比技巧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