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Shubote , Franz peter schubert , 1797--1827)8 I- h" w3 {3 t' f! F, }$ W" c, T, p
奥地利作曲家。出生在维也纳郊外冷落的村庄,父亲是小学教师,家贫,没有钢琴。父亲业余拉小提琴。他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最初从父学音乐,也从哥哥学音乐。后又跟本村教堂风琴师学习,他非常聪明,许多东西一学就会。他是个音乐之家的孩子,每晚全家合奏,他也加入,父亲常出差错,首先发现的竟是他,11岁时,这个穿着父亲的旧衣服,戴着一副金属架近视镜去考一所能学音乐的公费神学校,他一考就中。在学校里不只学音乐理论,也接触许多优秀的器乐作品。他对莫扎特和贝多芬非常敬慕。希望自己也能写出象他们那样鼓舞人心的音乐。他开始作曲了。每次创作灵感就象潮水倾泻。他没有五线谱纸,便把旧信封或旧纸翻过来,画谱纸进行创作。他16岁因变声退出重声合唱团离开学校。因怕应征入伍,次年到父亲工作的小学校当助理教师,教孩子ABC。这时他写了《纺线女》、《野玫瑰》、《魔王》等近二百首歌曲和五部交响曲等作品。1816年,辞去教师工作,专事创作成了收入甚微的自由的音乐家。21岁和27岁,曾两次去匈牙利,在伯爵家任家庭教师,后回到维也纳。由于积劳成疾,他二十五、六岁就常生病,身体过早地衰弱了。此后,他的作品也变得比较深沉、暗淡了。《未完成交响曲》写于1822年。《美丽的磨坊女》写于1823年,这部套曲共包括24首职曲,另两部套曲《冬之旅》和他最后一部作品《天鹅之歌》写于1827年。1827年3月29日他悲痛地参加了为贝多芬举行的葬礼。11月他因发烧不幸染上伤寒,两周之内卧床不起,于11月19日下午3时许,在贫病交加,愁困潦倒中悄然离开人世,他仅活了31个春秋。友人遵其生前夙愿,将他埋葬在贝多芬墓旁。他留给后世大量作品。包括14部歌剧、9部交响曲、100多首合唱曲、567首歌曲等近千件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死神与少女》四重奏、《钓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及《天鹅之歌》、剧乐《罗莎蒙》,钢琴曲《即兴曲》和《音乐的瞬间人歌曲《圣母颂》、《摇篮曲》、《博鱼》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