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59|回复: 6

[图钉] 点击印象派(一): 这么一个名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16 22: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么一个名字
( e2 l, Q# h! |7 \6 L! t$ d4 B$ l8 e$ p9 X7 E2 h
虽然印象一词在1874年的那个展览以前就存在,但是只有在那次画展上,它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才在艺术史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的痕迹
8 R& c4 i" s! _1 ]7 p
, O6 ]+ x% G' i$ `1874年4月15日,那批自发组织起来的画家,向公众展示了第一次画展。这次画展招来了很多评论的嘲笑和非议,当然最有名的一篇文章刊登在十天后,题目为“印象派展览”。文章刊登在一个叫嘈杂专栏上,这个专栏专门登写那些发生着的乱七八糟的事情。作者莱偌(LEROY)和其他的评论家一样,对展览充满着不屑。他以对话的方式评论这次画展,和他对话的是风景画家约瑟夫。文森(JOSEPH VINCENT),他们反复地提及了那个词,做为嘲笑这批画家的重点。* n6 O, E) Y+ K. C5 g. \# G6 q" y
# j3 m  B8 j. Z0 k* g
在莱偌的文章中,他们首先评论的是毕沙罗(PISSARRO)的“耕过的田野”,对话是这样的:4 \$ A1 ?7 o+ O4 f( i3 {) T1 p9 R

9 [! n! _: _$ U——— 这些田XI,那些霜,分明是在一块污浊的画布上的胡抹乱擦,这些作品无头无尾,无上无下,无前无后。" ^. H* P$ [; R) K* X
——— 嗯,大概是这样,但是里面有种印象哦
% k  o; O% d7 h  u" u5 ?——— 是种滑稽可笑的印象吧,是不是?
. s- _- B# t& ~! h' A, \——— 你看西斯雷(SISLEY)的“果园”,右边的小树在闪着光,也是一种印象哈。$ w, r& u* [$ ~$ w) K* [
——— 哎,不要再提你的印象了吧。& ?3 o. N$ d, o2 U. Z/ x

/ z! f$ A7 g3 N; S, O几段之后,莱偌又写到:对我来说,灾难即将来临,而莫奈的作品,就是促使这灾难发生的最后一根稻草。
# P( D  [+ L8 d# w) b# P+ |+ i3 K
“哎,看看这个” 他(文森)在第98号展品前叫道。“我知道他,作品想阐明什么?,让我来看看目录”# o( P; p& B: ]2 ]
“印象。日出”
* ~( S9 z9 m8 M“哈,印象!我可以肯定有,我刚在想,作品给我留下了印象,必须要有一些印象,画得多自由,多随便,我敢肯定,即使是画墙布的新手,画得都会比这幅海景更好”。
6 [% A, M# t& E4 u文森接着在那幅画前跳着印地安人打仗前跳的那种舞,并且高声唱到“吼吼吼~~我是一种不成体统的印象”
5 b: B. P0 M. F" t
. R- Y! _) Y7 o, `9 Z3 r* h( E此后,相同的画展又举办了七次。还是那批画家,不过公众已经赋予了这批人新的称号“印象派”,他们自己也觉着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名字。
发表于 2005-6-17 11: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mad:' T9 N+ }9 t  K1 |

# H6 o& G5 Y. R9 A  Q+ A
# m+ Q2 d8 x. e# V6 L' a* K      俺很少接触西画,也很少去研究西画画家,除非那几副画实在是太有名了,那名气对一个喜欢艺术的人来说,要是连这都不知道就跟傻瓜差不多了。另外,也许是不熟悉西方文化,总觉得西画在内容表现上好象纵深度比较强,就跟那交响乐似的,要从骨子里挑起你的兴奋,把你的人往画里拉,把不得你整个灵魂都附上面。从这一点来比较中国画,觉得中国画的所谓意境就单薄多了,尤其看多了中国画之后,觉得中国画技法跟那书法有很多相似之处,就是都要下面多画多练,一直练到让那笔秆子跟那手腕子衔接一体,这时候就可以出道了。记得大学时候,我们系有个国画画家,有一次给大家讲中国画欣赏,当场做画,一边说一边画,同时吹嘘自己做画如何“惊人的快”,他画的是兰草与菊,可我心里涌出居然是卖油翁老爷爷的光辉形象:“无它,唯手熟耳!”当时就觉得中国画好象已经跟诗词一样翻来覆去的都写透画遍,已经很无趣了,如何用旧酒瓶再装新酒,我想这也是当代中国画画家需要好好思考的一个问题。
8 c# A6 s+ S! k9 X
& {" G* [. @  M+ E& g      回头再说“印象派”这个名字,或许这是上天的恩赐,而莫奈的作品只是接纳这个恩赐的一个机缘,在一种似巧非巧中,让一种画风显露出来,这就如同摇滚乐的诞生。先不这种音乐形式如何感召了一代青年人,但是无论如何你得承认,猫王首次公开秀出抖腿扭胯演唱的动作,确实带动了摇滚乐走向主流,而且这演唱从此这成为猫王的招牌,举世闻名,猫王当年的成名歌(完了,忘了那名字了,当年还看过猫王小传的)与莫奈的作品还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无非摇滚一词先前已有,一直没流行起来而已。与有时候不得不佩服西人的幽默,记得电影《阿甘正传》中,猫王的这两步舞还是跟腿有残疾的小阿甘学的呢!现在的摇滚已经可以上升到摇滚文化,让广大爱好者思索研究了。. |* i2 `4 n) a* Q2 j. l0 y
4 k3 p* h2 }8 \1 ~% _) w
(困了,下次再接着说这个 印象 名字)
发表于 2005-6-17 22: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哎,今天早上起来一看,怎么觉得昨天晚上写了半天都是胡言乱语-----
3 N; a0 U( _9 H0 D. `6 I% n$ r+ n
" q* m) S* J+ R, @' H8 E! J大汗-------------
 楼主| 发表于 2005-6-17 23: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城主说的也有道理。% C& ~" S$ f% U& N8 \
* {) T, F! K! d( `2 k% o
只是“无它,唯手熟耳!”是指得技巧 ,但不能得神韵。否则练字的都可以成书法家啦。 :))
发表于 2005-6-17 23: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那是!- Y6 _. }( O6 x+ Z& L- _

0 J% S4 s% L( T! x8 S俺最喜欢的一个电影叫《笔中情》里面的那个男主人公真够狂的,那句话我至今记得:“我不恨前人无此书法,前人应恨无我书法!”# m& L: k' X# [7 g
& e0 N1 @' {; y$ I) y
嘿嘿,能到这份上的,天下有几?
发表于 2005-6-18 07: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圈圈,尤其是赵旭之一听自己喜欢的小姐文鹃的妈妈喜欢当官的,他立即上书求官马上就能当成官,这个也有点不大合情理。  K: R0 o/ O% T' P) h" {0 x
7 g2 \9 j  E/ K, l& L: d& ^
其实那片中我最喜欢的是跟二小姐玉娟好的桓述公子,文武双全,而且文雅大方,一点不象赵旭之那么狂傲,人家桓述公子字也写的漂亮,一点不比专门练字的赵旭之差。
5 i6 Y* S8 ]/ A) y. R* D" v% r8 z8 o* }7 f9 c' Z; \
不过这主要是编故事嘛!才子佳人,人也俊雅,景色服装都那么漂亮!别的就都无所谓啦!; Q; _* M: L* I  S, w$ {

! j+ ~# O2 L& O" d1 g/ c% w/ t7 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