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39|回复: 2

[狸猫] 我看网友“20年前旧板桥”书法(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5 04: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狸猫 于 2009-11-6 10:41 编辑 - F7 x) {& {/ ^1 _% v  h" G' \; z
. L- q' Z! i( u% i, g1 j& a( c3 e

$ d1 O  Y/ y* e: N$ t
) r& N' E5 ^5 b9 {; }( n: a3 K4 w ) B  I( [2 P. }

, O8 Z" o) c$ U4 ]' G% W1 I) k看來板橋很大度,我也就放膽繼續說下去了。( @& {1 n6 T3 H$ K# H) M6 |+ q

6 e  A. I, D" M- C+ S  s5 q這兩幅大字作品非常好,前者從容淡定,頗有道家韻味,只有“心”字的一勾收筆略有猶豫算是白璧微瑕(這要放大才能看得清楚)。後者的金文敦厚穩重,則很有儒家風采。9 `& C7 E5 d. j  J% M! ~- n' D
. t8 q/ p4 }+ L& O! s
寫大字不容易,這一點沒有親身經歷很難體會到。蘇東坡說:大字難于結密而無間,小字難于寬綽而有餘。看起來說的是技巧,但實際上不只是技巧,還包含著審美。我們看看下面大字典型的例子,山海關城樓牌匾“天下第一關”,氣勢磅礴,牌匾和人的比例就可以告訴我們這些字的大小。我們今天有照相技術和照片編輯軟件,不難把它們縮小到小楷的尺寸,試試是什么感覺?有透不過氣的感覺。再看一個典型的小楷,趙孟頫的道德經(原作每字大小約1厘米見方),清秀飄逸。但是如果把兩個作品的“天”字互換,即使按比例放大縮小,牌匾上的“天”字就會有漂浮不穩的感覺,而在小楷寫經上,偷梁換柱的“天”則會有臃腫的感覺。
. k% C: k' s# G3 x& ~; @  S: M" i$ K- {8 E

5 W- t+ V3 k: w" ]: z
( A- \, R( O! A - s6 {1 p' M$ w) \8 _! E7 [
3 T4 v4 r. X7 b' v. Y+ o
  
5 W- U3 @8 T0 v& g4 I9 {, |0 w6 L% `" s3 L5 G
當然不要把結密無間誤認為粗壯,我上面的例子比較極端。這個度的把握需要功夫。我們看下面泰山經石峪金剛經,也未必顯得粗壯,但是卻照樣有氣勢。" T, ?6 ]  {5 k  p* C& k  _
7 A- C7 M+ `8 u, S9 N
傳說當年康熙南巡,在杭州為靈隱寺題寫匾額,結果第一個“靈”字的雨字頭寫的太大,重新寫皇帝又很沒有面子,不過康熙畢竟是聰明人,立刻把第一個字寫成“雲”字,整個牌匾原計劃寫“靈隱禪寺”,卻變成“雲林禪寺”了。這件事的真偽不是我要討論的,但是我以我自己有限的經驗,絕對相信出現這樣情況的現實可能性。
) V: a1 N3 ~' s& U6 b& U/ X' n  e8 o8 t" G0 w8 N
发表于 2009-11-5 05: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强顶!认真学习ING!
发表于 2009-11-5 22: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狸猫先生的点评,喜欢你发在上面的泰山金石峪大字摩崖刻经书,我也写过很长时间,还特别留意过与其相关的铁山,尖山,冈山,葛山四山摩崖。非常崇拜那位仙风道骨的安道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