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2 g- C& Q6 K. ?2 H
3 S' N6 ]$ l7 @$ ?" V
说说《1/2火焰1/2是海水》
8 @3 {8 }2 Y* G! U
1 J0 I& {6 ]9 B ?! U5 h. @( Q% x" {9 j/ @% j. \- H0 T
无墨
# v- Q# E6 o# B% N
) |; t: [( y" e0 }7 p+ e) p看到有人再次提起那个《1/2是火焰1/2是海水》,说真的,当初看这个片子就很惊讶,觉得女主角吴迪的好朋友陈伟玲就比她聪明多了。吴迪整一个缺心眼儿,明明知道男主角张明是个流氓罪犯了,还要往人家身上黏,要说第一次是幼稚,那第二次,第三次呢?仅仅是报复?! P+ [- V7 O% n: h- t
5 h1 r. z; }+ v: r7 o# r: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情场角逐是有技巧的,比如制造新鲜刺激,特别迎合一些大胆浪漫的女孩子胃口,等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后,又试图感动对方,挽回损失,这哪儿打哪儿啊!我们全寝室的小姐妹都严重鄙视吴迪这种没摸透对方底细就跟人家亲热,事后主动的超级傻帽,也不知道王塑写的是那个学校的女生,也许吴迪是个特例,否则进不了小说也上不了电影。
& a$ A' z6 N0 h0 f* X h$ v# x o- ^5 q1 p# _
大学时候的爱情,大多数女生还是很喜欢玩考验的,哪能那么容易让对方追到手呢?矜持是身价的体现,不但如此,还要脚踏几只船,跟谁都不确定,任凭对方死去活来。小姐妹们交流经验,千万不能被对方牵着走,再怎么想对方也要忍下去,非要听到那男生急得都快哭了,说出“我是真的真的真的离不开你啊!”,得到这份上,才能升级过下一关,显然,吴迪太嫩了,可年轻人的爱情就是这样的,因为她们有时间,有精力,根本不用急于结婚,或者说根本没这个念头去结婚,结婚对大学生来说太遥远了。吴迪在事后立即想到结婚倒是符合女性的心理转变,但是她究竟还是个学生,不可能那么早就有家庭概念,要不,是研究生?剩女?更不像了。2 m% @4 l& ~: e5 T
' h! U3 k' |8 w# B3 ?) J, H& u' K《1/2火焰1/2是海水》的下半段张明180度大转弯,不但能拒绝艳遇的诱惑,还变身成了智斗通缉犯的英雄,一时间很是疑惑究竟是政府劳教作用大,还是死亡对一个人的精神震撼力更大。吴迪的自暴自弃与自甘堕落毁的是她自己,让人痛心的是这愚昧的痴情错用在了一个对爱不严肃的人身上。而张明,你说他不在乎吴迪吧,他还使劲揍嫖客,在乎吧,还让吴迪继续跟别的男人睡在隔壁,他在不爱的时候假装说爱,又在爱的时候假装不爱,也不知道这装的是哪一门子的酷,对比下来,更觉得像是小孩子家闹情绪,无关真假。% @/ q3 }$ N0 m1 {# B
% X6 c9 ?7 f6 D) a+ H9 } x要说这个电影(小说)为什么这么火,只能说作者写作水平高,让读者在第一人称的文字带领下,微妙地过了一把“移魂大法”的瘾,哪怕是假惺惺的勾引都觉得诙谐有趣,这是另一个“我”,有点叛逆,有点小恶作剧,耍点嘴皮子,好像还挺机灵的,其实这些东西都是违背传统审美的,也是非常可怕的,因为无形中美化了一个流氓,使得人们突然发现流氓居然也有可爱的时候:莫非这就是人的多面性?
! @. V% E1 ~2 D9 q7 s9 ?6 n- |+ ~8 U8 P5 x
可能作者只是想塑造一个典型,但是总归要落脚在现实意义上,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就太勉强了,可能恋爱男女在对“爱”这个如此动听的字眼,是不是除了心跳,眼皮也要多跳一跳,多分辨分辨,还有点意思。我还在读书的时候,曾经看到一个消息,就是隔壁学校抓了一个斯文秀气的青年,冒充大学生骗了不少女生身心钱财,最搞的是这个青年还说着一口流利的外语,这位情场高手混充没有女生他搞不定,要不是有个女的闹死闹活的告警逼迫,也不至于被逮。9 o0 ?, n, v$ q% l) Q* M' g
+ s4 s1 C" A' V! [. s' E2 U
我们歌颂爱情,但是歌颂的是发自内心的真爱,而不是痞气十足的玩世不恭的不负责任的假爱。如果是假的,一旦被识破是非常无趣无聊的事,就算这世上没人爱自己了,起码还可以自爱,大概现在人说爱情都是讲感觉了,有些话说也白说。
4 Q- D; v# B; D t$ s+ g; m
! @+ Y# O0 v3 w% z6 V即便如此,我还是认为:爱,也是有境界的,不轻易拿爱开玩笑,本身就是对爱的尊重。8 @6 V% d# w: M+ Y1 C; F, `' e
7 d3 b" C- ]; A
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