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92|回复: 1

[秦无衣] 【长篇小说】江南血 5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7 03: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R8 Z! P4 U& w) d4 _4 {3 M多尔衮
" h9 N3 \& G( S! C- ~+ J6 \3 p
: k8 \9 `* r+ ~1 [4 T# h0 z    第三章 小雪 58
5 e6 m+ A3 I7 _$ P4 e
 
) l9 [3 `. J- V2 {; G5 n( J 转眼就到了十月末,看看已是快要到小雪时节,天气一下子就转冷了。

% @7 _( ?8 `$ {& `/ q2 I4 ?! N
8 E' N% _; I8 W+ g6 a4 u' E“寒衣节”的时候,出嫁不久的周菊,在秀水托人给周修流送来了一件她亲手缝制的锦缎绵袍,周修流穿在身上,顿时显得神气十足,往茶楼中一站,感觉甚美。茶楼经常是交换小道新闻、秘闻的中介场所,很多人上这里来,名为品茶,实际上就是来过口耳之瘾的。很多第一手的消息,都是从这里传开去的。每每这时,周修流都会想到他的父亲当年给他吟诵的“东林书院”中的那副著名的对联:
. X8 H+ B2 O, l0 Y* H# |
$ F2 _2 ^: z4 g- l; G$ P* R; z0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1 W# r1 |* J$ j+ G4 ]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f  P# ^' c# n& J/ {; V
4 Q, b: |$ d% I) R4 c
而在此时,从北边不断的有令人震惊的坏消息传到南都来。先是九月的时候,关外的满清王朝七岁的幼帝爱新觉罗.福临,在他的叔父睿亲王多尔衮,以及郑亲王济尔哈朗的扶持下自辽东的盛京迁都北京十月初一,正是汉家民间的“寒衣节”,从这一天开始,大家穿上新缝制的冬衣,就算是开始过冬了。而正是这一天,福临即皇帝位于原明朝皇宫的武英殿,改元顺治& c4 F; c% t: u
5 z1 e: f/ N: i- F. U$ Y3 i  {
南京朝野,闻讯大哗。至此,先时南京朝廷所奉行的由马士英首倡的“款清灭寇”的策略,终于宣告破败。引狼入室的现实,已经不必再用遮羞布了。朝廷中有的主张立即北伐,夺回京师,有的则建议少安毋躁,稳定第一,先维持现状,再跟满洲人谈判。
% I( |. `4 V9 A: T+ y 4 W+ I) ~. ?& j! a+ j7 S
而就在福临即位的那一天,南都朝廷派出的使北和议团,刚好到达京师郊外的张家湾。主使左懋第想要先去谒祭皇陵,然后再进见顺治皇帝,却遭到了摄政王多尔衮的断然拒绝。这显然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满清王朝已经将南京朝廷的地位矮化了。
% i! t2 t5 P4 J
# ]2 Y  z& u- X5 ^因此,受到掣肘的左懋第一行人员,只能在张家湾遥祭过了思宗皇帝后,于十月十二日入京,馆于鸿胪寺。更加的令使北团屈辱的事情,接踵而来。多尔衮派人指责左懋第等人,说是刚登基的顺治皇帝,才是华夏的正统,江南偏隅一带,不应该更立天子,要他们传言回南京,让朱由崧撤除皇位,拱手称臣。) ?) r  r. J# Q4 P& D

* s# Z2 I" K: U/ L/ i! w6 V凡此种种迹象表明,南都朝廷与满清朝廷之间,已经进入了公开化的对立时期。而此时的清军,已经攻占了河南北部的大部分地区,逼近豫东的重镇开封。还夺取了差不多山东全境,威胁着淮海重镇徐州。事实上,满洲人已经控制了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多尔衮在进入北京后不久,搞清楚了南朝的战略态势后,得出的结论是:南京朝廷只不过是想在最后获得划江而治的机会而已。他们的手中并没有什么好牌。他很想豪赌上一把:大不了再回到白水黑山去得了。- Y* U9 Z) m: P$ c

" G9 F) o; m( e; M因此,从一开始,他就占据了战略上的主动权。他知道,南京还处于观望的状态,根本无心主动向北边邀击。他甚至暗地里替南京朝廷叹息: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一个群体如果没有出现一个战略家,那是多么的可悲啊!它除了任人宰割之外,别无选择。
( l. g: l$ u* K7 ^ : E% z6 W7 Q& [" m2 z
基于这种战略意识,多尔衮命令他的弟弟、满清的豫亲王多铎,在略定河南黄河以北地区后,果断地尾随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向西进击,以便扩大战略纵深,并最终割去李闯这个死而不僵的百尺之虫。同时他又命令数万的清军主力,长驱推进到到黄河边上,如入无人之境,成扇形布展开来。而他的老侄儿、福临的老哥哥豪格亲王的正蓝旗八旗兵,就驻扎在山东军事重镇济宁一带待命,随时准备向南、或向西发动攻击。
& |" T4 {- _6 v# D# @ # e; ?2 P" n, n% ]
不能不说,多尔衮的这些军事布局,极具战略的眼光。此时他是“将军欲以巧服人,盘马弯弓故不发”。他之所以没有立即挥师南下,是不愿意两面作战。他现在等待的不是胜利,而是机会。只要机会一到,他就会象一匹养精蓄锐的野狼一样,风驰电掣般扑向自己的对手。因此包括西进的那些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以及势如强弩之末的闯军,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Z& ~' u, t: r3 i  {1 H* M

' U8 A6 {1 L* `1 W然而相形之下,南京朝廷的军事布局,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 O, \, ?8 |0 E' c+ j9 L
& r3 `. }* i+ @: m, @+ P正当此际,开衙在扬州督师的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保史可法,却没有趁着满洲人立脚未稳,率军北上,收复黄河以北以及山东的失地,只是一味的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势,致使黄河以北的土地,——包括他的家乡祥符,几乎在短时间内,全数落入满洲人之手,坐失良机。: _* g7 f: m! A& ]$ n
: q  ]% N% X4 a$ Y- X9 I
史可法曾经抱着的幻想,只不过是联合满洲人,一起消灭流寇,“款清灭寇”,然后两家再隔黄河而治。因此,在初冬十月之前,他始终是在想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机会的。他可能没有考虑到,倘若满洲人击溃了闯贼之后,南京朝廷的谈判筹码,就将急剧失重了!同时,南京朝中的马士英、阮大铖、李沾等人,又极力地排斥原先得淮安巡抚路振飞,致使他不久前被罢官致仕,而由马士英的亲戚田仰,出任佥都御史兼漕运督抚,巡抚淮扬一带,试图掣肘史可法:他们担忧,如果史可法果真制服了江北诸镇,那么就对南都构成了咄咄逼人的态势了。像原先亲马士英的悍将高鹞子高杰,在十月初誓师北上,就是一个不祥的苗头。7 z: W6 N) W1 ^  i

. `$ J  [: q$ V+ O* t& K——当此情势之下,本来对满洲人一直抱着幻想的南都前线总指挥史可法,终于清醒了过来,明白了满洲人的长远图谋,不只是在黄河、甚至长江以北建立基业,而是要将整个的大明江山,纳入满清王朝的版图。! Q4 t; j. J# u) W3 \7 D

: g6 k3 ], K# ]' M" k7 a' b+ T于是,他迅即做出反应,奏请朝廷,做出了相应的种种军事部署:他命令高杰旧部、总兵许定国,王之纲,驻防开封;命令高杰旧部、人称“李诃子”的总兵李成栋等将领,驻防徐州一线;总兵贺大成驻守扬州;总兵李本身,胡茂贞为与平前锋。高杰本人,早先在跟黄得功等部火并之后,经史可法的精心化解,移防到瓜州,此时正准备举师北上,为王前驱。
/ l9 S9 Z- @& J / }9 ^. w3 [1 _0 q) S
驻守寿州的军镇刘良佐,人称“花马刘”,管治着淮南,中都凤阳一带。刘泽清驻扎在淮安,泗州两地,是淮北战略的右翼。黄得功驻在南直隶的庐州、安庆一带,江北诸镇。统共拥有兵力四十多万,远远多于满洲的八旗兵。整个防御格局,恰似一道弧形,拱卫着江南。
: p1 M5 X' `6 [" e$ R 5 h. u& e# ^, x
明眼人应该可以看出,整个布局的弱点,在于西南方面。而在那里,驻守着至今还不承认南京朝廷的左良玉的几十万大军!因此可以,这道弧形防卫圈,只是虚张声势。只要左良玉挥师南下,整个布局,就会被拦腰斩断!一个人倘若被斩断了腰部,他即便有着再强大的上半身,也是一块任人宰割的肉了!
* w! m6 r0 G* A 7 }, X- t  r1 x! j# f' |# I
几天后,就在清兵铁骑逼近黄河,摆出准备南犯的姿态时,原先一直在闹内讧、南下抢占扬州,抢掠劫杀无数、最后又被史可法说服安置在瓜州的悍将翻山鹞子高杰,一改前些时的跋扈作风,竟然主动请缨举兵北上,准备抵御清军铁骑的南下。此举自然得到了史可法的赞赏,因为前线一带的将官,很多都是高杰的部将。他一出手,自然马到功成。. p/ c# z7 ^8 e, R% f5 {

, X9 @( ~! w, x. v7 t% k) q* ], N6 C没想到,就在十月十四日出师那天,高杰正率军誓师,治装将行的时候,军前的大纛,却被一阵狂风给吹断了。而且,随军携带的一门西洋大炮,正在燃放前,居然无故破裂。这些事够玄乎得了。但是高鹞子这次像是真的豁出去了,不管这些,毅然率军北上。# J* N" V' ~# U! {  \" U

" M: @, |4 V1 T# @; F! T于是,茶楼中的闲客们,都在闲谈中,高杰看成了南宋的韩世忠。柳麻子凑趣说了个黄天荡的段子,大受欢迎。说到梁红玉擂鼓的时候,茶客忍不住都掏出铜钱砸到柳麻子的身边,洋洋洒洒。柳麻子登时变成了金钱豹子。
- d1 c) O" t0 U( C ; }# r7 |1 n, P3 z3 f4 k
还有些怪事。那些日子,中都凤阳皇家的祖陵连续大火,烧毁了宗庙。寿州一带,地一日三震。入秋之后,日烈如火等等。这些传言,预示了不祥之兆:朱明的风水,是不是不稳了?!这些现象,自然也在南都沸沸扬扬地散播开来,一时弄得人心惶惶。茶楼中每天的主要话题,差不多都是这些事。
/ f" }3 h* V0 h! _8 c2 ^  g3 _4 q' ] 7 u# u+ {# N- D' j3 k

- F) B- v+ F8 _8 n周修流每天在茶楼里,几乎都会听到一些诸如此类令人一惊一乍的传言。刚开始时,他还有些相信,后来听的传言多了,他也习以为常了。他想:在清茶里兑些调料,也许更有味道。3 X/ b) F4 `  ^% {1 c5 j4 i
0 o8 K9 H4 u$ m" |, g
不过,有一个传言,却让他难以平静下来。
& c3 e* P' s, h, S % K+ L% q# c0 F/ V. d* s8 r
那一天黄昏,茶楼中的客人逐次散去,楼下只有几个闲客还在喝着已经冲泡得淡的不能再淡的茶水,消磨着时光。周修流在经过一张茶座时,听到两个半老的茶客正压低声音,叽叽咕咕地在聊天。其中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汉子,半附在另一个肥头大耳的汉子的肩膀边上说:“余朝奉,你知道吗?这些时紫禁城御沟那边热闹的紧呐。”
% ~) c* W; W/ i6 A) O$ r ) C/ X* x4 j" @" m' l* O
余朝奉耸着眉毛说:“我也早听说过,那里的打渔人家,时不时的会捞到一些从宫中漂流出来的物品,在小贩那里卖的好价钱。金先生,你是出入于豪门院子里的人,见识多,是不是想借此捞上一笔啊?!”
3 c( I* d1 V8 Q! P3 v
3 [; m7 {/ j+ f4 v这金先生显然有些瞧不上余朝奉对他的话意的理解,就眯着眼说:“老余呀,你们开当铺的,满脑子就都是钱!——这算什么稀奇?你知道吗?如今御沟里流出来的,可都是些稀罕的女鬼呢!——你见过没穿衣服的女鬼吗?!”
) k) A/ \2 x  j; P, C( r
; `6 v: N3 }7 M# N; _* K& y周修流一听这话古怪,忍不住就留心了,他故意背着手站在窗口边上的暗处,漫不经心地望着河面,耳朵却紧紧地竖着。  \0 \0 J1 e0 F1 |6 U3 D

/ u% i; `9 w7 _5 ?余朝奉惊奇地问说:“这事果然稀奇。金先生,莫非宫中闹鬼了?”
) _& M3 n8 q# I9 Y
3 L# L* D# M$ Q$ H. p* S" H. v! }8 f金先生冷冷地一笑,拿眼看着藻井,卖了个关子,不说下去了。余朝奉听到精彩之处,就急了,哪里舍得下这段子?他马上就招呼伙计过来,要他赶紧再上一壶新茶。' f# S1 V" \9 R( {7 r* q3 t/ M% M  g

+ @% O* r4 F4 G. i金先生把玩着茶杯,接着说:“余朝奉,这壶茶算是你请我的。——兄台有所不知,听说当今皇上得到异人指点,精于房中采战之术。又兼他本身就壮健如若驴马,每天都要饮‘火酒’助兴,夜御美女十人,还嫌不足呢。还有啊……”' f8 A  A  f, g! d
4 S1 z' u' w" N% m+ _
他看了一眼周修流,见周修流只是漠然地望着窗外,就压低声音继续说:“听说皇上招了个方士洪基出任太医。那个洪基弄了个壮阳的偏方,就是用癞蛤蟆做药引子,再调配以川续断,白莲蕊,黄实,赤何首乌等,制成春药丸子,名‘蟾酥合媚’。每天三颗伏下,便会欲心蒸腾,刚猛无比。唉,如此快活,老贼牛,怪不得谁都想做皇帝呢!”& n6 y' M7 C+ e/ A4 X  f3 e4 c
6 C3 R& O: R, J" j  s* z
余朝奉大笑了,说:“先生说的大妙!不过这江湖药方,多是骗人的玩意儿,果真有效吗?”
9 w) {5 ]  m( L* L1 b  n * W7 f8 c8 K( R; N0 K+ t0 T
金先生就显出一副瞧他不上的样子,斜着眼说:“自然是有效了。不然的话,你想,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女子受害了。嘿嘿。”
  G. ]# S8 Y; N( C8 W $ G7 N3 i8 \# X: Y
余朝奉听到痒处,唇干舌燥,就咽了下唾沫,赶紧喝了一口茶水说:“咱们江南一带的女子,大都体质纤弱,玉肌粉骨,哪里承受得起这般欲死欲活的折腾啊?!这不糟蹋人吗?”
+ _: C/ n( j) _' s: b7 x
5 W  O) Y3 ^: k( S金先生说:“可不是吗?!皇上吃这药吃上了瘾,他这一上瘾不打紧,整个宫里都忙着捉起癞蛤蟆来了。宫里由田成田公公牵头,每天晚上带着一帮太监,拿钱偷偷雇了一些叫花子,让他们提着‘奉旨捕蟾’的灯笼,毫无禁忌地出入城门。守城的是卢九德的五城兵马司官兵,卢爷这人虽然也好贪墨,不过还比较有硬性子。但是他对皇上的做派也没办法。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手下开城门放行了。守城官兵只要見了这灯笼,都得放行。”
- ?, ~, y! G* u9 _) F9 p
0 Y9 f9 _0 t1 s7 ^: O. E: r' `7 ^余朝奉轻声笑着说:“怪不得近来呀,大街小巷都在流传着‘蛤蟆天子’,‘蟋蟀宰相’的说法呢。这下子南京城里热闹了,从来都说是鸡犬不宁,如今是连蛤蟆,小虫也不得安宁了!啊哈。”
  K& r3 Y3 f" U$ U: T( _7 X 9 j, S$ F, f/ Y' R: y# b# q
金先生也笑了笑:“因此呀,那些进宫的粉嫩女子,多半都被皇上淫毙了。这些女子死了之后,就被宫中内侍弃尸到御沟中,尸体浸水之后,浮了起来,就流出了皇宫。余朝奉,你说这些不是女鬼是什么?!”
4 O* Z9 W# Q2 n$ s/ c% v) n8 m 0 q5 @) {. m. `$ i0 P/ P& S0 J
余朝奉倒抽了一口凉气,倘若不是周修流在一边站着,他估计就要大拍桌子了。他瞪大了眼睛:“啊呀,竟有这等奇事?皇上真的这么厉害吗?!——这简直是造孽,天理难容啊!”
, v& A8 h: b1 x  W4 q $ o/ d1 b8 [; R
金先生说:“那御沟原本就跟大河相通的,可怜那些被淫毙的女子,尸身不系寸缕,光溜溜的沿河漂出。有的尸身被自己的父母家人瞧见了,认了出来,就抱着尸身在河边痛哭。”9 ~3 y6 W$ t; P4 ?

9 _9 L/ I3 {; p* U' j两人说着,好像这些事是亲历的一般,长吁短叹的。过了一会,金先生又说:“本来今天呢,我说的已经够多的了,不过看在你给添了一壶茶的面子上,——倘若你愿意再上一碟腌橄榄,我就再跟你说个趣事。”) x' z9 h1 g% M2 O1 R. t, b5 {
发表于 2009-7-17 05: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章节跳的好快呀! 这一转眼,顺治都登基了~~~不好说~~~~
6 T/ V  f* j' b4 N& l
6 S1 a3 }7 F9 T5 q$ k& e这茶楼的反应前面是不是该补几段?究竟那么大的事,我觉得不大会“刚开始时,他还有些相信,后来听的传言多了,他也习以为常了”,周修流这点政治嗅觉都没有?那前面的磨练是不是浅了一点点?
4 s3 K) M, _, P- B/ K8 P; y. x: i, V9 p, o  t; q
瞎说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