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 32. K$ m% j* m) N5 H4 J
2 z/ j) C0 @; e9 Z# C6 c: i& v+ n4 S2 F
船只靠近西洞庭山东南隅石公山下的一处小码头,红歌把缆绳在木桩上系好了。刘思任拎起那桶梅鲚鱼,随她上了岸。红歌带着他走了约有两里多的山路,只见路两边苍松青翠,古柏森森。两人来到了一处蓊郁的竹林中。林中随处可见从松动的土里冒出来的竹笋,生机勃勃。
1 m( B# k6 p* m- C5 c8 F竹林的深处是一座竹屋,几间房子,院门前围着竹篱笆。红歌开了门,右边的房子是厨房,放着一些杂物,收拾的十分干净。中间是个小厅堂。左边是闺房,收拾的整整齐齐,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5 W: t* q0 `2 B 4 n( n6 t8 U6 p% M
让刘思任惊讶的是,厅堂的墙上挂着几幅不俗的字画,看起来都是出自大家之手。靠窗的墙角边上放着一个大书柜,上面摆满了书。他没有想到,红歌的家居然会是这么的清雅。
& a9 E7 z% v5 Y
/ l$ m/ \) u2 u刘思任把那几幅字画细细地看了一遍,更是吃惊不小了。屋子正中的一面墙上,是一副对联,题着:
3 w" U' k6 u* |& s K! u: v2 J& m( m* e- h% W3 Y4 r
“得好友来如对月;
+ ?4 b, W! D* c+ U 有奇书读胜看花。”8 c' O! t6 l' ?5 @6 B5 d
- O; P; T( c5 `# L4 o1 q% M
落款是“思白自题”。刘思任知道,这“思白”题款,是江南一带著名的书画大家、松江华亭人董其昌的号。董其昌已经在崇祯九年谢世了,他不明白这红歌从哪里得到他的手迹的?而屋里的另外几幅字画,也都是出自董其昌之手。
D" O/ D5 D% R/ Y5 t3 I' ^
# J$ K* V2 T. Y7 v; J) A; U忽然间,他心念一动,就问红歌说:“红歌,你是不是随你娘亲的姓的?”. e n: q. U1 f! t7 @ ^3 W* E
( J x/ p* R8 G, W( U% A
红歌说:“是啊,刘先生是如何知道的?我娘姓白,她已经去世有些年了。”
. y7 l4 r5 X; D+ R7 ? 2 O" O7 b! A; W* v& r
刘思任笑着说:“我不过是胡乱猜测的。你知道这些书画上的题款‘玄宰’,‘思白’,‘香光’都是谁吗?”9 }( I l- R( U1 c/ \$ m' m
! w- M3 W# [& [) I
红歌说:“我当然知道了,他叫董其昌,是我娘年轻时在南京时交的一位文友,我小时候还见过他呢。不过他已经过世八、九年了。”. X" [# ^) V6 R4 h* R
$ a$ b9 J4 W- T+ t+ T刘思任心里叹息了一声:看来红歌的母亲,至死也没有告诉她的女儿实情。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听说过,董其昌晚年在任南京留都礼部尚书时,曾经跟一位才貌俱佳的秦淮歌妓白小竹,有过一段缠绵凄婉的恋情,并且生下了两个女儿。后来董其昌致仕回松江后,那位歌妓白小竹也带着离开了南京,不知所终。这段事在江南文士圈中并不隐讳。刘思任还知道,这个白小竹跟杭州“草衣观”的王修微居士,年轻时曾经情同姐妹,双双名满南京,没想到两人后来都选择了出世。只是这白小竹比王修微走的更远,居然埋名隐姓在这西洞庭山上了,这对于一个曾经过惯锦衣玉食热闹日子的名妓来说,算是十分难得的了。
4 M/ F3 ^! s6 U* R3 h. \
7 m1 [1 l$ X, ]% w% n( v不过,从眼前这些字画看来,白小竹虽是淡出了脂粉世界,隐居到了清静的西洞庭西山上,但是她一直对董其昌情意缱绻,因此才会取董其昌的号“思白”的白字,做为自己和两个女儿的姓氏。7 l2 e* T2 P9 J2 |; W
2 F4 h0 V# Y% t8 m4 ^, B( D
红歌看到刘思任对着字画凝神愣怔着,就笑着说:“刘先生不必多想了,其实我和我姐姐在我娘还在世的时候,就猜到这个董其昌跟她的关系非同一般了。只是我娘不愿意说,自然有她的苦衷,我们也不想去点破而已。我想,后来我姐姐悄悄离开这里,也有可能是找他去了。”! n: F: J3 l$ f# ~5 k) l
: {' O$ ?$ @# H1 |# }, ]她指着墙上的另一幅《兰花图》说:“你看,我娘的品性,就像董其昌这幅画上题的诗那样,是‘孤根不与众花开’。因此她在三十岁的时候,就带着我们姐妹俩到这西洞庭山来,与世隔绝。她要我们姐妹俩长大以后过一种清净的日子,不要离开这里,更不能到那些笙歌鼎沸,富丽繁华的锦城去。”7 W2 o9 M' ~% n" h) d1 ~( h
2 i; \, g$ i4 m. R刘思任暗暗称许,心想,这也难怪初见红歌时,就被她的清纯风韵吸引住了。这也是她不同于梅云的地方。他看着那幅《兰花图》,忽然笑着说:“红歌,我想在这幅画上题几个字,算是送给你做个留念的,不知行不行?”9 t5 v# I7 j9 ]* e5 p% X
% b. `" o$ r& Q! P& E7 e
红歌高兴地说:“好啊,如果你喜欢,你就随意写吧,你看这幅画的左下角,空白太多,与右上角的题诗不成比例,正好借先生的妙笔生趣。”) o0 @; X: d$ n4 a9 X5 J
% U+ E/ l1 ?+ v/ k7 f/ v. Q
她去捧了笔墨过来,一边笑着说:“这些都是以前我娘留下的。我只有过年和村里办喜事的时候,才拿出来帮别人家写写对联什么的。”
) K j |0 Q% n& ~& v' r 9 j* T0 r$ F) D4 Y! h' G9 [" e
刘思任提笔蘸了浓墨,略为沉吟,就在画的左下角题写道:1 G' D0 m4 r* |" l; C2 j. Z
* r& _) k: {; p- C( `/ b0 M4 k“幽兰出空谷,7 z I$ d0 i8 s, i' ~
馥郁逐风生。0 X/ O7 k. i; ]/ d8 @" s% O# N% \* N
春来馨如故,
i( }, y' g# @7 {8 a) l不恨留孤根。”% g1 T* n) ]7 ~9 @% ^4 s. H1 I
2 w, x5 u4 `' W F
然后在后面题上“山阴刘汋题”,又拿出私章,盖了红。红歌笑着说:“先生这一题写,这画增色了不少。”
. e* R1 y1 Q: ?" r/ A( k0 b & n1 u3 Q3 ]" i% c; X2 E
刘思任笑了笑,似乎对自己的题字也十分的满意。& T+ i# A3 a" Z8 g9 S2 h2 O
4 [6 ]5 F; D% }
( h, ` g5 X" x& r下午时候,刘思任到了缥缈峰下,找了几个老相识的茶园主,问了茶叶的收成,定下了收购的茶叶数目。他吩咐茶园主们按照惯例,把今年的新茶运到苏州城里的“明泉茶庄”去,然后再跟掌柜刘大银兑现银钱。9 G+ p- \; l ^3 e2 g* T3 o9 I# O d. P
3 k! q$ X: D$ S
谈好了买卖,傍晚时候又回到白红歌的竹屋。晚饭时,红歌把几条梅鲚鱼炖了汤,又炒了一盘竹笋,烫了一壶酒。- c- a+ m$ \ L4 y, q
5 M9 k# H0 A# l U: N8 F刘思任尽管嗜食鱼汤,但是这次却一勺也不动。红歌知道他的意思,也不勉强,就把鱼汤摆到几案上她姐姐和她母亲的灵位前,再点上一炷香,两支白烛,默默祭奠过了她的姐姐。刘思任也在灵位前洒了一杯酒,心想,即便红歌的姐姐紫箫不是梅云,可她多年漂泊在外,最后客死他乡,也算是一样的红颜薄命了。
; q. u& j: o# F6 |' J3 H2 C
. G2 F1 ?) i( E1 m6 j( c: E4 p! k晚上,刘思任就在厅堂里就着一张竹榻上歇下了。想到明天就要离开这里,而红歌又该是孤单一人了,心里对她忍不住就生出几分的怜惜。( _8 T- F' F# s: I1 h7 o% |
! E; n1 i; W. N! n: i
在他跟红歌接触的这一天多时间里,她在他的心目中,始终只是一个清纯、天真、甚至不食人间烟火的遗世独立的女子。他没有想到,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姑娘,居然会是这么的懂事,清雅淡泊。让他不能不对她刮目相看。红歌自幼就跟着她母亲隐居在这西洞庭湖山上,思维单纯,反应直截,看问题的眼光就更容易切中本质。在她的思维中,不存在拐弯抹角、九曲回肠的城府。这也正是她的可爱之处。3 [$ x/ f& r5 J: p. h' {4 p
" {0 b' b9 H+ T2 `- b: F3 J他想,周修流的身边,需要的正是这样细腻懂事的女子。# k/ [! D- ?3 a1 }$ m; g
2 E9 N6 k$ q0 b, D晚饭的时候,他答应过红歌,过不了多久他还会到这里来看她的。不过他的心里还是有些沉甸甸的。
g* `9 W% |- B% A+ D; e7 T
! b! o4 U; i: B* d, R, v红歌睡在右边的闺房里。在昏黄的烛光中,她拥被而臥,辗转难以入眠。她一会儿想到母亲,一会儿想到姐姐,一会儿又忍不住想到睡在外面的刘思任。她隐约地觉得,自己内心里是喜欢刘思任的,尽管他比她大二十来岁。他给她一种踏实的安全感。也许这是她常年孤身独处的缘故吧。她自幼就没有过父爱,这是天生的欠缺。董其昌所给予她们姐妹的,实际上并不是她们所期望的那种父爱,而更像是怜悯和施舍。难道她们生来就是薄命的吗?& F6 v3 C; C' E7 {( x
/ d, G6 ?* a0 `3 b" j, r4 I
她想,刘思任喜欢她,主要是因为她的长相酷似他的旧相识,或者说是他本来以为那个旧相识就是她的姐姐紫箫。其实,她心里很清楚,她姐姐的气质跟她几乎没有什么相通之处,紫箫的性子更像董其昌,心高气傲,孤闷抑郁,多愁善感,而不像她的母亲白小竹坚忍豁达。
$ j( b+ F" N# j7 N& r+ Z: V
E2 M( ~2 Z- C) T0 h如果刘思任的旧人也像紫箫,那么她不知道,像他那样一个性格开朗的男人,为什么会喜欢一个多愁善感的女人?!看来要吃透男人是很困难的,难怪曾经沧海的母亲要可以嘱咐她们,不要离开清净的西洞庭山了。
- h4 P, `! E7 l$ }3 e 7 p' @$ v0 w9 @. x7 ~+ C
通过这一天多她对刘思任的观察,再凭着她的不动声色的敏感与细腻,她发现,刘思任似乎是个对记忆不可自拔的人。但是她很难想象的出,一个早已在今世消失,成了过去的人影,还能如此真实地活在另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心中。这是一种幸福呢,还是一种痛苦?对于她来说,记忆再怎么深刻,它永远也不可能象现在活着的情景那样的生动。就像她的母亲和姐姐,她们留给她的,只是怀念而已。
8 E2 ^4 C4 R8 k0 J- Q/ h 4 z* \- |! Z1 o/ {( ^( g, ]) y8 D& J
她据此判断出,刘思任是一个非常执迷于自我设计,自我创造的人,虽然他表面上看似随和,不拘小节,不过他对自己所执迷的事物,都加以了理想化。看来,刘思任在感情上其实还是并未完全成熟的。她以为,就凭着他这一点,他是很容易讨得女人们欢心的。但是为什么女人们会喜欢他呢?也许不成熟的男人更让女人倾心吧。想到喜欢,她的脸不觉悄悄地红了起来。
1 B5 [' C2 i$ ?6 x" U5 f; Z + d* M- Q) ?3 d* @! z) {5 l2 P! A; E
她很早时就从她母亲的身上看到,女人在感情上似乎天生就是容易上当的,受到伤害的。要不然,她母亲当初也不会委身于风流薄幸的男人董其昌了。
! z9 t$ E4 q" w9 g6 { ' j* u* K" V; A- X! c* u& |' y6 @: {
刘思任白天提到的他的那个小舅子,她听了后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在心里一笑置之。她比较喜欢成熟些的,能给她带来安全感的男人。而一个愣头青,又能给一个女人带来什么呢?! Z* X" r# W8 O0 a. l6 p; X
; W3 \$ B9 V9 w1 O n7 p
她不知道自己是在什么时候睡着的。那天晚上,她做了一个梦,她梦见了一个陌生的男人。
/ C! \# I z. ?. t; x7 |& l$ ? " Y3 d/ [9 ]1 C# l) [% d
1 l) T6 H8 ]; U
第二天一大早,刘思任在厅堂里悄然翻身下了床。他想此时的红歌一定还在酣睡,就不想去唤醒她了。想到她一个人孤寂地居住在这湖中山上,他心里又有些难受。他想,自己过些日子,一定要抽空再来看望她。" p$ w; Z4 y _
* \+ G2 W# s% G4 d( q$ Z) H$ S2 }
他在桌子上放了两锭纹银,然后悄悄地带上门出去了。他知道红歌绝对不会去花这些银子的,这不过是他的一点心意而已。 L6 ~2 t! \1 w+ y# ^) q& F, B$ g0 C
/ u& ?* a, ]. P( z" A% n+ g
他可能没有想到,在右边里屋的床上,两行泪珠正沿着红歌的脸颊缓缓地往下垂落。原来她早就醒过来了,但是她不想起来跟刘思任道别。她不愿让他看到自己伤感的模样。
" ]2 |( F0 g2 V6 n7 [+ {' K
3 r8 K% Q" g; [6 b1 ]* A刘思任来到了石公山码头,那里正好有条小船泊着。他敛起衣角跳到船上,艄公问他要上哪里去?他想了一下,本来他是想先回山阴家里一趟的,但是又担心周修流他们的行程,于是就打消了回家的念头。他跟艄公说:“烦你把我送到溧阳去。”6 {3 Q: D s, @% Y: {# C* I
, m% U& o0 `+ J3 e5 t
艄公马上就起航了。如果顺风的话,他的船傍晚的时候就可以赶回来了。在船上,刘思任笑着问艄公说:“老伯,你认识这西洞庭山有一位叫白红歌的姑娘吗?”艄公茫然地摇摇头。刘思任指着山上那一片茂密的竹林说:“她家就在那片竹林中。”
6 x, h' D' \! X% f * Q2 o9 f" ]' b7 M
艄公像是回过神来了,笑着说:“你说的是松竹林的那个小姑啊?她脾气有些怪,很少跟人家说话的。”
( M) Z( N [1 T6 z. z
6 r# e( z7 z+ g- p3 u+ Z. x! ]0 o刘思任愣了一下,随即会心地笑了起来:是的,跟那些村野凡夫在一起,生性淡雅的红歌,能说些什么呢?!0 D/ w6 F- t: k3 @* Y
# N/ F8 E, O( }+ [5 w, `) s1 m
这样想着,心里不觉又是一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