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嗝讲得不够准确,应该是打个“英国的哲学嗝儿”。更准确的,嘿嘿,我就不说, e* C* d0 a. z0 X! {+ N
了。% |3 A0 `- r" j$ t! u6 S8 h
; n. f& B+ X# n; }8 |4 V
法国离英国最近,你这英国嗝让邻居听见也不奇怪。不过德国人打喷嚏,你就未必
& D) z& \; g i* Y; L听得见了。从前德国人一个喷嚏就把英仑三岛打到了海里。其实在德国人眼里,英, i* V$ f; n) M: n, _5 N
语这种语言,根本就不适于用来作形而上学的抽象思辨,也就是说,英语也只能用( I3 n: I- p( O% [
来“拉家常”,这等于给英国人判了哲学死刑。! [+ |7 P( |5 K+ S4 k6 t* S
, w. j8 O- z$ K( c
欧洲文艺复兴以后的哲学,大致分为大陆的理性主义和英国的经验主义,经验主义
+ P' Y- Q$ G& g% P2 B% r就是说,跟著打铁师傅从小一点点学来的手艺。据说亚历山大东征的途中,曾在路+ P. L; Z" c9 E% g/ \
边见到过一个整天坐在大木桶中冥想的希腊哲学家并且心生景仰,而这个就属于理
8 L" n* r8 a( U8 H; ?性主义流派了。4 k( n5 r7 _: v% Z' G6 ?% S6 d
. g; T. p$ O' Y$ S4 F
英国哲学有怀疑论的传统,就象你说的,“怀疑一切”,因为如果语言都讲不清楚& z4 ^3 t4 e: y; k0 X
的东西,那么肯定也就想不清楚;而想不清楚的,一定就容易怀疑;而越是怀疑,
) B" f' T) @* ~6 P: e3 m8 I2 ~ Y当然也就越讲不清楚;越讲不清楚,自然也就越想不清楚;越想不清楚,因此也就
: ~/ o0 d( n8 t, K- L" K' u越来越怀疑。。。这和小狗整天追著自个儿的尾巴飞快地打转转,是同一个道理。
, U0 ^4 S. U1 Y: L7 ?2 u; k
! r% d$ |" D& d+ ?纯属戏言,真真假假,有待考证。我是说,英式的、怀疑论的、罗里罗嗦、不明不* ~# M$ A% P7 g8 A, c* f% [; G
白的“分析”和“实证”,嘿嘿。
+ r, }5 O4 ~% a$ h/ I: t1 [
7 g' Q0 U4 }9 i. ~1 X" k& _听说你对法国电影台词里面玩哲学挺反感,那我来给你开一付解药。从前有位教授
& w( ?8 X _: u4 C' r7 f* V7 [对我说,他年轻时曾到德国选修过一年哲学。学什么呢?注册一门黑格尔吧!于是
+ p5 L; r) s1 ~# l他找来一堆黑格尔的书,结果打开一看,一句话都翻到第二页了,还连一个逗号都, [2 p2 m* Q8 a" F! D
没找到。。。哈哈,祝你哲学愉快!
! ?/ z$ Z8 h z/ {" p z
$ e+ }5 P# L" N' [Cognito,ergo su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