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柞里子 于 2009-11-18 15:42 编辑
3 u4 ]- h+ v, f T; i% ?3 `1 t. Z( _+ V; B
9 `) O# ?1 r; U. i
§5(1)- c/ P+ D( d: W( a- D: [* ?
; o* o& s P: c4 n7 z( W* ^" o7 \
' c) t5 C4 j% m0 z# v* V我同曹沫走进春满楼的时候,正碰上召忽搀扶着公子纠从楼上下来。公子纠显然又喝醉了,看见我同曹沫在一起,指着我的鼻子骂道:我同召忽找你不着,原来你又跟那臭……他原本准是想说:原来你又跟那臭小子在一起。下面的话没说出口,不是因为他忽然醒悟了,明白不该当着曹沫的面说出那话来,是因为召忽用块手帕捂住了他的嘴。别说话!小心呛着!召忽一边说,一边急急忙忙把公子纠从曹沫和我身旁拖过去。自从那次在留春苑与曹沫发生那争执,公子纠对曹沫一直耿耿于怀,背后总是用“那臭小子”指曹沫。召忽与我劝过他不知道多少次,跟他说:曹沫是鲁君的宠臣,咱如今寄人篱下,得罪这人不起。他不听。跟他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君子不与小人计较等等。他也不听。有一回我私下问召忽:我把你推荐给这么个主子,万一将来耽误了你的前程,你该不会恨我吧?召忽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我怎么会恨你?再说,公子纠虽然不是完人,这世上又有谁是完人?我曾经跟过四个主子,这你是知道的。老实说,还只有公子纠把我当个人物,令我有知遇之感。我说:听你这口气,你是跟定公子纠了?召忽不答,反问我:听你这口气,你是又想换主儿了?我也不答,只叹了口气。我同召忽的性格不同,我不满足于知遇感,我需要成就感。公子纠能给我机会成就大事么?我时常怀疑。不过,我不是那种为人谋而不忠的人。一日为公子纠之臣,一日我会替他尽力,绝不会有二心。至于将来是否会投奔别的主子?那是将来的事儿,现在没工夫操那份心。我现在应当操心的只有一件事:刺杀公孙无知。
# p) t, Y. t/ H; B) E% i
! v0 ]" z" W2 a! f6 x; O同公子纠在春满楼的不期而遇,不仅仅是打乱了我的思绪,当然也打乱了曹沫的思绪。我同曹沫在酒楼的包间里坐下来,喝了半天闷酒,竟然没再接着谈起曹沫在河滩上没说完的那件往事,好像两人都把那事情忘记了似的。曹沫是不是还有兴趣接着说,我不敢肯定。至于我自己,我当然是要追究到底。其实,从一开始起,我就对雍廪找曹沫杀公孙无知这件事心存疑惑:雍廪为什么偏要雇曹沫?难道在齐国就找不到个杀手?不过,我没有把这疑惑对曹沫说,自己也没有仔细去想。一开始是因为这事与我无关,曹沫也没有接这买卖的意思,犯不着操这分心。后来呢?后来嘛,说穿了,是唯恐行刺公孙无知的计划因为这样的疑虑而搁浅。多少有些利令智昏的意思,是不是?可曹沫说起的那段往事改变了我的态度,让我觉得刺杀公孙无知的计划肯定会出问题。既然已经知道肯定会出问题还不设法解开疑团,那就不是多少有些利令智昏的意思,而是当真利令智昏了。我是那样的人吗?当然不是,所以我一定会追究到底。% t( @ s/ g% U& K z5 T
( W- z# S. h2 S雨下得不怎么大,也不怎么小,恰好能让人既听到雨滴的声音,也听到雨声之外的无声。夹杂雨声的无声,格外令人觉得寂寞的存在。忍耐寂寞也是一种本事。一般人以为好说话的人难耐寂寞,那其实是一种误解。好说话的人,即使没机会开口,心里边也在自话自语,所以,虽然外表寂寞,内心却并无寂寞之感。自己不好说话而好听别人说话的人,才会真的感受到寂寞的难耐。我是好说话的人,曹沫是自己不好说话却好听别人说话的人,于是,终于打破寂寞的是曹沫而不是我。
% d7 Q) v h9 B5 d3 L# V, O' a+ o; X; ] g& C: W4 k4 U
“想什么呢?”曹沫这么问我。
% z- E+ Q3 X q- E' k/ F5 ~7 b
\% e! Q0 E$ J( G; }“我在等你说那趟走私的结果。”我说。+ _4 w- i" W, l" i# p8 m5 Z" t
; F: C. `2 w2 S# ? ?“嗨!还能有什么结果?没什么结果。”曹沫说,“我在临淄把货交了,没敢再回夹谷,跑到曲阜来,恰好赶上征兵,我把名字改了,投在军中,从此与江湖上的人事绝缘。”* B" M4 R: e# u: O- D% `/ f3 F- J
; i: G7 F8 I. z- V
“你改了名字?”
8 V- j4 u" v4 `$ I# z8 ]9 u
! i. n5 F2 s' v- B. R2 \7 J“不错。”
7 G7 T. C m1 _( y2 A! i
9 i# ^" D3 t W“那雍廪怎么发现你的?”% T- T3 r1 g1 _# y
) X; u3 S! P5 p# T" `% W7 q. \& v
“去年九月我出使齐国,在临淄与他不期而遇。他见了我大为惊喜地说:‘我道谁是鲁国的新贵曹大夫?原来就是你!’还硬拉我着到望云楼喝了个痛快。”0 A2 E' }1 U O3 N
% S, A( t& u" w3 d“原来如此。”我觉得心中的疑团渐渐有了头绪,不禁暗喜。不过,我没有把笑意展示出来,而是不动声色地继续盘问:“这雁翎刀没给你惹过麻烦?
) C; b5 F" L" z* Q2 G7 ?( M7 L8 M$ d E8 L9 B) I' I+ H
“这刀我一直深藏不露,直到当了大夫才拿出来挂在腰带上。当大夫的十之八九用雁翎做腰饰,所以,从来不曾引起任何人的疑心。今日是头一回亮出它的真相来,将来要是有了麻烦,我就唯你是问。”/ E8 \: M) }5 W
8 e% J8 o6 q* R0 w9 R
“你出使齐国的时候,你佩戴这雁翎刀没有?”
n1 a8 x' g# @
" t3 o5 W( T) m1 y曹沫想了一想,说:“想不起来了。”
9 ?% l: M2 @) K2 w( g+ W' {; B! ~6 y( f. X5 L2 R9 R5 a) d6 _
“你敢肯定没有别人知道这刀在你手上?”我问。+ F8 M/ P$ E' _% l# }
2 P! w( }. o/ G* q( s
“除你我之外,知道这刀在我手上的人都死了。”
+ n2 m0 H+ o5 v% a2 h1 [' t. u: ^# `1 ? Y
' ^& O) E: a- a# s: f% h( ^/ V
“你猜那托你带刀的人为什么会被杀?”& J' @3 M. F$ k; [- j
% a" D- W" z4 N
“这刀肯定是从青陵偷出来的,盗墓的事儿,一个人办不来,须得有同夥。那人准是想独吞,所以同夥不饶他。”6 @$ U# }9 `, Y) v/ }+ F/ o
, D- |! k) ^4 a- ]
曹沫不假思索便给了我这么个答覆。显然,这问题他自己已经反复思考过多次了。这推理并无破绽,不过,只是几种可能中的一种。比如说,那人也可能只是个负责送货的人,盗墓的事儿走漏了风声,有别人觊觎这雁翎刀,以为还在那人手上,所以那人遭了殃。不过,究竟怎样并不重要。因为无论如何,有三点是可以肯定的。其一,那人知道刀在手上会有风险,所以把刀托付给曹沫。其二,壶生的介入,已被追踪雁翎刀的人探知,所以,壶生也没能逃过被杀的命运。其三,对那人而言,那刀并不是刀,只是件货,收货人必然在临淄,否则,那人就不会叫曹沫把刀送往临淄了。至于壶生在被杀之前是否透露出刀在曹沫手上,这一点却不敢肯定。也许壶生没有,所以没人来找曹沫的麻烦。也许壶生透露了,只因曹沫当时走得快,尔后又隐退江湖、改换名字、藏身军营,所以至今躲过了麻烦。$ H! t2 G5 f) P; A+ q' a S
3 q- C- }: l9 ]. @
“你觉得那日在临淄望云楼碰见雍廪纯属巧合?”我问。! J: ]7 P* L; ]# O b8 D
( t/ Y: s; E/ v8 i/ ~* N这一回曹沫没有立即回答,显然,对于这个问题,他并没有反复琢磨过。一阵沉默过后,曹沫问:“你以为雍廪那天是在那儿等这雁翎刀?”
, F, @" D% F. `! p6 q# P$ W; ~. O* ?$ o% {( s. I* K
我点头。% |4 @1 m: o/ u
$ u, z& C N) ~+ d" R+ W2 p“理由呢?”# K) ~3 ^2 [- `( D" q, O+ D, j
# j$ ]$ F5 S1 D G- w3 c% V7 ~
“咱当时笑话雍廪找你去杀公孙无知多少有些傻,”我说,“现在看来犯傻的可能不是他,是咱自己。”: d7 u+ _3 p- l* ?3 j. v
& @) w, s" s" ^2 W4 \) \
“你的意思难道是说:他雍廪的目的其实在这把雁翎刀?”' e0 u i1 b1 N4 b" r+ S' N- t& S
5 F4 }. k! b& D% A5 D' [
“一箭双雕。”我说,“他想杀公孙无知,这不假。不过,他同时也想夺回这雁翎刀。”$ b$ P+ ^. [4 p R9 k$ W8 K. D
8 j# [* `" ~& e% l“夺回?”曹沫反问。
I& S0 i( P( P. j! ~+ @
7 e9 F) x6 X1 B1 K! z% V5 q; F/ d; j“不错。如果他就是那收货人,他当然认为这刀本该是他的。”5 L1 C5 n0 i, v1 a
9 G0 m1 @" K- m/ h7 W
“怎么夺?难道他想等我杀了公孙无知之后再杀我不成?我看他还没那本事!”曹沫说,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
7 Q# k0 n# o( q8 I m& |+ @1 G
' R+ l1 z5 Y, P. N8 b“他不需要自己动手。在宫里值夜班的大夫有权动用京城的卫戍部队,他可以预先把部队在他家后花园外埋伏好,只等你杀了公孙无知,就把你当做杀人犯抓起来。”( i. n8 p! ^8 k8 n
( {! q+ n$ X( p; o曹沫听了我的话,好像吃了一惊。他想不到这一层,并不足以为怪,他虽然在齐国混过,只是在江湖上混,从来不曾涉足朝廷,无从得知这些朝廷的规矩。& p- U/ S( ]5 q$ D7 s) i
8 z- ~3 y( O" p( l0 G; r6 l/ X
“那依你这么说,咱去了岂不是自投罗网?”曹沫问。1 r$ M" U! t3 t% W0 s) E
U2 ]" q% k$ ?& ?& s2 v+ p; z4 Y) ]
“有备则无患。”我说。
' @) D+ @& M4 S
& }( C6 @& e2 @4 f“怎么个准备法?雍廪能调用临淄的卫戍,咱不能也把曲阜的卫戍调去同他一决雌雄吧?”
% t, ~; o# t5 V5 m
4 S6 T9 `" C0 G2 N4 l曹沫这么说,当然是讲笑话。不过,不是一般的笑话,是在完全没辙时用来藏拙的笑话。别人说这种笑话的时候,你不能当笑话听,更不能回报以耻笑。对曹沫这种只能赢、不能输的人,尤其不能。于是,我就装出一副沉思的样子,让曹沫觉得我在把他的笑话当做一个或许可行的方案认真研究。曹沫小心翼翼地提起酒壶斟酒,唯恐打搅了我的思绪。我也趁机斟满一杯,慢慢地喝完了,然后才摇一摇头,说:“不成。人带多了,没法儿去。人带少了,于事无补。还是就咱俩去,不过,千万不可让雍廪知道你有我这么个帮手。”
: I9 @8 D+ g" e. D
; A$ F4 t( b7 O“这就是你所谓的‘有备无患’的‘备’?”曹沫反问,嘴角露出一丝不屑的笑意。
0 p; g) N* S3 e8 S" s4 Q! T1 h) `/ k5 i
“不错。”我说,“不过,只是一部份。”
$ Z1 i5 a+ v3 g) D0 i
2 G5 f6 s- [" w“剩下的部份呢?”/ z# w4 x4 }! t9 U
$ |+ d4 g2 r4 A“我在临淄再去找一个帮手。”
! a2 t& s- u1 l0 S9 B
) Z; j3 X9 t- x/ W“就一个?”
. ~2 f1 V% Y V- Q% p# s' `2 X# Y! [: Y6 Z+ u7 p
“不错。就一个。”
* l. H9 D0 J' w
9 N5 @8 b+ P8 @+ d, f“什么人手段这么高?”" m$ V2 W4 }/ z& o
' p* ^& e* q9 ?: A/ z9 E! e; i- R“这人什么手段也没有。”我说。
) g7 a: i) R" R) H+ p
. \% ?/ [, o8 i. D0 h5 c7 O! k2 F$ s曹沫不再问,只顾喝酒。也许他已经猜到了我说的是谁,所以无须再问;也许他以为我只是开玩笑,所以不屑于问。无论是前一个“也许”,还是后一个“也许”,都说明曹沫沉得住气,果然是块当杀手的料。 L4 F) w% W% @% G$ A
/ {6 ?4 ~: x: R. H# Y o“我先走一步,十五日晚酉时三刻我在雅集客栈的客房里等你。”我一边说,一边站起身来。
: b: S. n0 y2 W6 \ @' H2 F X, }, z7 N1 c; \
雅集客栈是我在临淄下榻之处,也是曹沫在临淄的下榻之处。选择同一个客栈落脚,是我的主意。如此这般,既方便联络,也容易避人耳目。即使有人跟踪,也只能跟到客栈大厅为止,总不能跟到客房里来吧?十五日夜半是动手的时刻,所以,我与曹沫必须在那之前见一面,以便交换情报、商定细节。
, [7 X* V8 ]! p0 P7 z$ Y l1 z/ a* }: E4 g% e, m
曹沫点头,我走出包间,反手带关身后的房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