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朱之瑜又跟那个代男说了几句什么,代男点点头,抱起琵琶,从身上拿出一个扇形的小铜拨片。朱之瑜说:“接下来代男小姐要用唐音,为我们弹唱张继的千古绝唱《枫桥夜泊》。”
6 b& b n& |. {: p2 }
* A& X9 X9 `8 T l3 f刘思任和曹溶一听,都来了兴致,不觉又喝了几杯酒。曹溶说:“这倒奇了,我想即便是在中土,如今能用唐音演唱唐诗的人,也没有几个了,更何况是个来自异域东瀛的年轻女子?!”' V! Y+ u. K7 Q4 |9 \: J- a
) [7 [' g+ _% e1 o/ |; q: z
朱之瑜说:“不然,其实日本话中有很多字词的发音,更接近于唐音。”
: L3 W) i" r) x# y5 ?# g
, |: k& p R, G5 w7 C7 f4 ~代男笑了笑,便轻挑弦柱,拨唱起来。她手艺娴熟,歌声清亮圆润,颇有韵味。三人不觉都听得有些入神了。曹溶张大着嘴巴,合不拢来。) j, P: b# L) H5 g$ {
, p P4 k- c4 o7 D+ A8 V一曲既罢,刘思任先自鼓起掌来。他向代男借过东瀛琵琶把玩了一下,不禁想起了梅云当初所弹的那把紫檀木琵琶,觉得式样虽然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想了想说:“日本的琵琶,好像是唐代中期的时候传入东瀛的吧。不过我看这把琵琶四弦、四柱,腹板上开有两个对称的半月形发音孔,还有这铜拨片,却跟我们的琵琶构造略有不同,显然是翻新了的。我们弹琵琶是直接用蓄起的长指甲拨唱的,可以清奏乐曲,也可以伴唱,而东瀛琵琶却多了个拨片,看来是出于以伴唱为主的意思了。”' W1 E) q. w N2 j0 I! T( \
$ \, t9 X$ [1 U5 n; U, [+ Z: F
代男似乎听懂了他的话,就笑着点了点头。曹溶笑着说:“原来畏行兄不但精研六经,还精通音律。”# g9 t6 e5 Z: I7 S) H8 H9 x6 E
0 w# w3 R) [$ y8 Z$ P9 R4 v
朱之瑜听了,正要说出刘思任跟梅云的前事,忽然又想到今天他刚去祭奠过梅云,恐怕他心中不舒服,于是就把话咽了回去。当初他也听梅云弹过琵琶,记忆犹新。
. d% q6 f6 n5 l n! y V$ R2 m% O- O5 @. m+ ?' k
随之,代男又给他们弹唱了两首日本的和歌,三人凝神听着。后来,朱之瑜跟代男轻声说了几句,代男笑着点点头。朱之瑜笑着说:“代男小姐要给咱们弹唱一曲今人填写的才子词。”# g& M- z* m" g x- G# p5 d
3 t9 x) Y4 O3 Y# y) m刘思任和曹溶听了,兴致更高了。7 }( D9 L5 W0 I; S
# @: @; X. i) Q( h" b/ o2 z当代男轻开檀口,星眸流转,慷慨激扬地先唱出了一句“浪涌蓬莱,高飞撼、宋家宫阙”时,曹溶一下子就呆住了。原来这词就是他自己也觉得甚为得意的《满江红.钱塘观潮》中的开句,而且代男所唱的韵味,简直就是唱到他的骨子里去了。他一高兴,猛地连干了三杯酒,一边按律击节,意兴风发。代男接着唱道:$ b; I( q7 h+ @7 W2 H* _" @
0 ~1 Y/ i" m4 a o
“……谁荡激、灵胥一怒,惹冠冲发。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韧发。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 江妃笑,堆成雪。鲛人舞,圆如月。正危楼湍转,晚来愁绝。城上吴山遮不往,乱涛穿到严滩歇。是英雄未死报仇心,秋时节。”
+ I6 H) d/ Z! n) a
( l. c) b- X9 J# F& }8 p% P曹溶轻声和着音律,神采飞扬。一曲终了,朱之瑜和刘思任都鼓起掌来。刘思任笑着说:“想必这词便是秋岳兄的大手笔了。秋岳的词好,代男唱的也好。当浮一大白!”( L) s- k' D5 a* I1 h# m
5 N' T, h! I1 ]# U( u曹溶嘴上谦让了几句,却是满脸难以抑制的得色。他心想,这鲁屿先生可真是够意思,自己自从上个月逃回江南之后,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开心过!4 Q8 t+ u5 k5 B
' g: z8 I6 F, F2 j0 J3 q三人又一起敬了代男一杯酒。曹溶意犹未尽,笑着问朱之瑜说:“鲁屿先生是在哪里结识的这位代男小姐?其人其曲,果然堪称珍品!”
% V7 R$ Z$ Q& q
& q/ I2 B ]1 P) y Q# k3 C$ w* {朱之瑜一边笑着,慢悠悠地说:“说到这话,咱们就要开始切入今天的正题了。朱某幼时在家乡余姚,曾经受随慈谿的李契玄先生发蒙,后来游学移居松江府,又先后随吏部左侍郎朱永佑先生,还有现任福建巡抚的张肯堂先生,以及武进名宿吴钟峦先生研学经学,粗通《诗》,《书》等。”9 n+ v7 i I$ G# n9 z
3 Q- A: t' S! a+ Z$ Z r
刘思任笑着跟曹溶说:“张肯堂先生也是刘某当年游学松江时的业师。鲁屿兄博学广闻。他对《毛诗》的精研,江左无出其右。”
6 T# ], i' U5 L2 B
$ Q+ \9 ?9 ]9 v# m, m8 d朱之瑜笑着说:“说到《六经》,朱某也只是初窥堂奥罢了。我因为无心功名,只醉心于山川人物,倒也落得一身清静。那时有一些东瀛来的武士到江南问学,我结交了几位朋友,他们回去之后,把我的名字也给带回去了,因此东瀛诸岛中每每提起我的名字,也不算陌生。跟东瀛人交往多了,我也学了些日本话,后来有朋友从东瀛来,大多便会来找朱某,我也时常给予方便。——也就是在几天前,我正在松江的淀山湖边垂钓,这时日本商人田川鼎找到了我,身边还带着这位代男小姐,说是有要事相托。”
) O" D$ r; | w1 H9 H% u# _4 j7 f" I" J: W2 u$ ~7 s4 i% |% b! }& S
刘思任笑着说:“鲁屿兄在此国难当头之际,居然还有闲心垂钓,怕只是遮人眼目吧?!要是此时鲁屿兄能定下心来,那么江南一带,恐怕再也没有人为国分忧了!”
% ~2 S3 n# ^/ H; }4 `" m5 |; z
# \) c' }6 J* B5 E7 ^" q曹溶也说:“正是这话。”
7 L4 B; b; O6 y; y3 R3 O8 ^5 A% x- D, Y6 e _9 |/ `
朱之瑜说:“你们太抬举我了。其实在此之前,我跟田川鼎就有过一面之交,此人身兼武士、商人与藩主幕僚的身份于一身,外表朴拙,气质不凡,颇有一些见地。又因他的父亲是闽南一带的汉人,后来才定居九州岛,因此跟我甚为投契。”; t$ m, u, }: ?5 {) `% o* H9 E
8 a3 @ x4 |# I. H刘思任点点头说:“他跟那些往来于大陆沿海的日本商人比起来,的确有过人之处。不过,我听说在日本,武士、幕僚跟商人可是两个不同的阶层,甚至有点水火不容,他是怎么能够混迹于三者之中的?”+ Q$ t# @3 ]; X3 ~7 t2 \9 M7 X+ h" C
; j! w2 z4 N& W4 R3 d" Z$ R
朱之瑜笑着说:“所以我说,这才是他的过人之处。他的富有的父亲当年娶的是长崎藩的一个武士的女儿,像这种联姻,对于双方都是有利的。他的妹妹田川松后来嫁给了郑芝龙,虽是出于她的自愿,不过也有这种联姻的因素在内。因此郑芝龙回国后,在福建受了招安,藩主很快就让他妹妹田川松来到了闽南,只留下了他们的二儿子七左卫门在田川身边,做为质押,田川鼎随后收养他做了儿子。”# z! y; b9 S7 c4 R% p
6 c6 R4 B+ C0 Y
曹溶说:“没想到鲁屿先生对东瀛这么熟悉。”2 x+ c+ x% r+ p) O- r3 ?- `
9 w6 J0 U3 ?$ Z0 a* a# u
朱之瑜笑道:“古人云:狡兔三窟。世道多变,总该未雨绸缪,多防备些吧?”
1 e" T' Z) @: q* j* Q
, A5 R; z' J$ M( C/ a刘思任想起田川鼎前天跟自己谈的要和德川家族做买卖的事,就微笑着说:“这田川家族的人果然不简单!据田川鼎自己说的,他这次到大陆来,是为了寻找一把丰臣秀吉生前所佩的名剑?”
1 h1 J9 o) Q9 B% `- \; E0 W: H+ U! ^+ d) Q4 C
朱之瑜点点头说:“原来畏行也知道这事了。此其一也。另外,日本现任的幕府将军、德川家康的第九个儿子德川义直,不但喜好武功,而且对于学问更为倾心,他居然能够把《六经》倒背如流,对儒家思想推崇备至,满脑子的‘尊王攘夷’道统观念,想想不简单。他经常从往来于大陆与东瀛之间的汉人商贾中重金收购珍奇书籍,时时研读。”
( y8 G; e; [7 w; k. W+ ~& b5 l* v% P4 \$ B8 N
他笑着跟曹溶说:“德川义直的这个嗜书的爱好,倒是跟秋岳差不多。”8 A/ w1 I: G& g" N
) O# Q2 L& p9 R4 D9 A! u; X, T曹溶和刘思任都笑了笑。朱之瑜接着说:“因此这次田川鼎随身带来了他们家收藏的一部珍贵的书籍,想请知情人过一下眼,鉴定一下真伪。倘若这部书果真是一部真迹,那么他将在适当时候,将它献与德川义直。这可是一笔大买卖啊!前两天田川鼎急着要赶到闽南去见她的妹妹和妹夫,就把这位代男小姐和那部书留在了杭垣,托付与我来厘清此事。于是,我就让人到秀水去请了深通此道的秋岳过来。没想到秋岳果然看在朱某的薄面上,不辞从京师风尘仆仆回家的辛劳狼狈,欣赏应诺,让我十分感激!因此就有了方才的酬劳。”% W1 l. i% v0 T, D/ w3 z3 |
1 g: S1 s% e' N/ ^/ t0 ~
刘思任笑说:“我也算借了光。”+ z# d. @' J+ t- ], x: M
' m4 O4 Y( d i$ C1 D B7 K曹溶听到这里,一直眯着的眼睛突然睁开了。在一边的刘思任发现,曹溶的眼睛其实并不小,甚至可以说是有点明澈动人,只是平时可能是凝神看书画多了,显得有些疲累而已。- q, s+ j0 n1 n. J! m t" Y/ C
6 ]1 h$ W# g8 u# i I7 g7 s此时他的心一动,忽然记起了自己离开周家庄时,岳父周献和方姨娘要他为周菊留意相姑爷的事。他心想,这曹溶倒是年轻,一表人材,又是满腹文彩,只是不知道他有了妻室没有?过会不妨相机打听一下。* u$ @/ p# e6 k- G9 v- a; z0 u
. h4 Z- c! ?# L( q; p$ b曹溶忙不迭地问说:“鲁屿先生,那部书在哪里,能否让晚生过目一下?”1 s/ q0 E$ ?/ a9 S; Y1 R& ?! A
4 \6 X V' k; ]$ U/ G- I( C
这时,朱之瑜笑着拿过方才代男带来的那个茶色桃木盒子,搁在曹溶面前说:“那部书就在盒子里,秋岳请便。今天请你移步来到杭垣,便是为了鉴定这部书!”* Z$ v6 [' b( H* F7 G6 x
1 ?: T8 i7 U3 i; q/ j, s
曹溶拿过丝绢手布擦过了手,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了这个长两尺,宽一尺,半尺来高的木盒,忽然只觉一股清雅的檀香味扑面而来。只见盒子里装着两叠古书,封面有些泛黄。他只看了一眼封面上的书名,就“呀”地惊叹一声,说:“这书原来还在世上!”
% X8 _) @' E5 q9 L |  | | |
|